政策好却不知道?烟台市残联理事长这样回复
胶东在线6月11日讯(记者 于虹萱)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更多的尊重、关爱和帮扶。做好残疾人工作,关系着残疾人的民生福祉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为了更好地关注残疾人需要、关爱残疾人生活,“网上民声”栏目组深入残疾人群体,进行前期问题征集、调查采访。6月11日上午,由烟台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宜清带队的市残联的各位领导,在“网上民声嘉宾访谈”直播节目中,针对残疾人保障、教育、就业、康复等各方面问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截至直播结束,本次访谈共征集残疾人反映切实需求的问题超过40个。
政策扶持,保障基本生活
据王宜清在节目中介绍,目前我市现有残疾人约42万人,其中,持证残疾人20万人。为使我市残疾人群体更好地享受应有的政策扶持,市残联不断加强残疾人证管理,落实残疾人证“一链办理”、“全省通办”以及数据共享,今年全市已经完成1.3万个到期残疾人证的换发工作。同时,市残联配合民政部门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享有低保待遇的一级、二级残疾人每月有165元的生活补贴,三级、四级为135元,持证的一级、二级残疾人每月分别享有165元、135元的护理补贴。
残疾人证是残疾人享受优惠政策、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访谈中,除残疾人证办理流程、异地能否办理证件等相关问题外,残疾人证的形式也成为残疾人关注的重点,不少残疾人反映纸质证件容易损坏且不便于使用。烟台市残联组联维权部主任、一级主任科员李德花在回复网友问题时表示:“目前中国残联还没有制发全国统一的卡片式残疾人证,我们山东省正在推行加载残疾人信息的社保卡,在社保卡上加载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等级信息。”市残联将根据人社局第三代社保卡的发行进度,推动加载残疾人信息社保卡的换卡工作。此外,残疾人也可以在手机上下载“爱山东”APP,在其上注册自己的电子残疾人卡。
帮扶就业,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在国家的各项政策保障下,大多数残疾人不再为温饱而发愁,但很多残疾人对工作就业、更好实现自身价值怀有美好的期许。随着残疾人数量的增长,传统的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政策,越来越无法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
为使残疾人就业创业更加充分,市残联把促进残疾人就业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小康的重点工作推进落实。通过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今年已经完成对全市866个用人单位安置2298名残疾人就业的审核。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目前全市已为2000余名有就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安排就近适岗就业。同时,市残联联合人社部门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就业帮扶。在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残疾人参加残联举办的培训班,在培训费、食宿费全免的基础上,残联为其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五年来全市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600余人次。
精准服务,促进残疾人康复
据王宜清介绍,近五年来,市残联累计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35万人次。在政策保障上,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残疾儿童医疗康复实施全额保障,重度听障儿童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有一做一;在救助标准上,对在机构内进行康复训练的0-12岁残疾儿童,每人每月补贴2500元,13-17岁是1500元,从今年8月1日起,补贴标准将按照机构等级进行调整。
但在具体的康复过程中,22天的出勤时间要求,给不少家庭带来了负担。据患有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反映,孩子参加康复每个月必须上满22天课,虽然可以一年累计时间,但是一年中总会有1到2个月因为节假日达不到22天,而达不到22天就意味着需要每月自费学习费用2000元。烟台市残联康复与教育就业部主任王耀第对网友提问回复说:“根据今年4月13日出台的新政策,下一步出勤标准将不按照有效月而是有效天进行救助,0-12岁康复儿童将根据能达到康复效果的每月10-20天出勤天数,分别给予相应的不同救助。”该政策将于今年8月1日开始实施。
融入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生活
迈出家门、融入社会,是残疾人群体的朴素愿望,也是社会治理难题。为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市残联积极开展医教康教结合、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推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除受教育外,残疾人在广泛参加社会活动、正常社会出行等方面也存在难题,阻碍了残疾人实现更高质量生活,需要有关部门提供解决之道。
一方面,为残疾人服务的硬件设施需要配备完全,不能形同虚设。有网友反映,目前烟台市占用盲道现象严重,给盲人出行造成困扰。对此,市残联将协调相关部门,对被侵占、被损坏的盲道进行清理、恢复。此外,智能收费停车场也阻碍了残疾人免费停车政策的推行。据李德花介绍,只有政府投资建设、执行政府定价的停车场对残疾人专用车辆实行免费停车。”在政府定价的停车场,都留有人工值守出口,“需要麻烦残疾人朋友,找到人工值守出口,出示驾驶证和行驶证,工作人员审核之后就可以抬杆放行了。”
另一方面,也需要开展更加多种多样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满足他们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为进一步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市残联不断组织开展全国助残日、残疾人文化周、健身周、书画摄影比赛、冰雪运动季等活动,今年下半年也将举办全市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为明年参加全省残运会储备优秀运动员。据悉,今年年底前,烟台各区市将建成集残疾人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训练、技能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之家,帮助残疾人进一步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网友反映:政策宣传不到位
好的政策还需要好的宣传。记者从网友的留言以及前期采访中发现,不少残疾人及其家属对于相关的政策存在不知道、不了解的现象,导致他们错失享受政策的机会。
据龙口市一位精神残疾2级儿童的家长反映,龙口市残联对国家发布的相关残疾人政策宣传并不到位,导致家长对有关新政策不能及时知晓,甚至不知道去哪里了解。该家长也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能不能在残联大楼门前放置一个公告牌,好好做一下公示?”
实际上,残疾人根据具体残疾类别差异,接收信息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比如,印制宣传手册或者短信通知等视觉传达手段,虽能便利聋哑人,却也给盲人造成困扰。对此,节目主持人少菲在直播中向市残联领导提议,市残联在做政策宣传时应考虑到不同残疾人接收信息能力的差异,使政策宣传更加细化、更加全面。王宜清表示,该建议反映了残联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也将对宣传方式进行改进,督促各县市区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复审:宋君
终审:孙玲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