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侨界风采】牟永生:有一种爱叫素不相识

来源:胶东在线  2020-10-19 16:57:41
A+A- |举报纠错

  编者按:华侨华人无论身处何方,始终与我们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他们有艰苦奋斗的开创精神,有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有拳拳爱国心,有殷殷报国志,在烟台经济社会发展中不遗余力,积极贡献才与智。近期,烟台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组织开展【烟台侨界风采】采风活动,讲述侨界助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感人故事,进一步凝聚侨界力量,展现侨界风采。

【烟台侨界风采】牟永生:有一种爱叫素不相识

1
牟永生

  胶东在线10月19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赵亮 李艳艳)烟台到深圳,山海相望数千里,但,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距2019年11月20日已过了11个月,在烟台市政协委员、牟平区法院执行局法官牟永生的办公室里,他向记者讲述了损献造血干细胞救助深圳一位素未谋面的年轻人的过程。

4

  那天中午,初冬的济南寒风凛冽,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1楼造血干细胞捐献室里却暖意融融,躺在病床上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牟永生如释重负,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22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混液被成功采集,带着牟永生的爱心和祝福,乘飞机前往四千里之外的深圳,去挽救一名年轻小伙的生命。虽然素不相识,但生命的火种因血脉相连,牟永生用大爱之举谱写了一首无私奉献、人道博爱的生命赞歌。

  要保证捐献的质量,首先要通过体检这一关。在接到配型成功通知的那一刻,牟永生通过查阅资料等形式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从那一刻起立即戒烟戒酒,通过两个月小心翼翼的饮食控制和锻炼身体,最终被通知高配成功,体检合格。去年11月15日,牟永生踏上了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征程。经过5天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准备,于2019年11月20日最终如愿以偿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3

  牟永生成为烟台第4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背后还有一段辛酸而遗憾的往事。牟永生的父亲2006年因为白血病去世,“当时也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血型,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髓缘’,比较遗憾。此次能去捐献,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让父亲能‘看到’我能够去帮助需要的人。”本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了却了自己的人生憾事。

  牟永生还给受捐的年轻人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着:“小伙子,我的血液将流入你的体内,你一定要活出强者的形象,若干年后,假如有缘,我们要互相看看各自荣光的模样,让世人点赞的模样”。

  说起加入造血干细胞血样捐献志愿者的队伍,还要追溯到2013年。当时牟永生看到区红十字会发出的募集造血干细胞血样捐献志愿者的倡议,他当即跟妻子商量决定,两人同时报名并成功捐献血样,随时准备着为需要的人献出爱心。经过6年的等待,终于盼来了令人激动的那一天。“9月份,我接到了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告诉我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牟永生回忆道。配型成功何其之难,牟永生等这个通知电话等了7年。他说:“当时接到电话的时候又惊又喜,没想到过去这么长时间了,真的将为需要的人实现捐献。”此时的牟永生心中仅有一个信念,“这是救命的事儿,必须要配型成功。”

  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牟永生的家人都十分支持。他的妻子说:“这是一件好事,是去挽救一个生命和一个家庭。如果是我配型成功,相信他也会非常支持我去捐献。我们家人都非常支持,他是我们家的榜样。”

2

  工作上,他是出类拔萃的业务尖兵,生活中,他是春风化雨的爱心使者,他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热心帮助困难群体,还到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为老人包饺子。在牟永生的工作证上,记者看到这样一句话:“我,就是在你需要时,最能给你帮助的那个人”。这是牟永生的座右铭,也是他的行动指南,他用朴实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初审:王向荣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