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8月21日讯(记者 王向荣)烟台市首个重型天然气发电项目-华能烟台燃机发电项目一期年底前可投产转向商业运行!1小时能生产出高达98万度电,以炎炎夏日一户普通家庭每天约用10度电计算,能够满足9.8万户居民1天的用电需求。
“我们现在主机设备已全部就位,辅助设备也基本完成安装,下一步主要工作是系统管道连接以及电控电缆敷设,目前安装工作总进度已完成约60%。”在项目现场,华能烟台燃机筹建处工程部副主任孙铭志介绍道。
绿色基因深植项目全周期
华能烟台燃机发电项目一期投资22亿元,设计建设2台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总装机容量约98万千瓦,项目于2024年5月开工建设,今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实现年发电量14.7亿千瓦时,年平均销售收入约10亿元。当项目开机后,2个机组同时轰鸣运转,如同两条巨龙吐出源源不断的能量,那场面宛如一场能源的盛宴。
我们的联合循环机组高效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热效率可达60%以上,远超传统燃煤机组。”孙铭志说,这是山东省“十四五”重型燃气机组示范项目,投产后,较同等级煤电机组年可节约标煤约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万吨,加快推动烟台市油气供应、LNG接受站等天然气产业升级迭代,为烟台市“四大千万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视为重中之重。通过采取降尘、洒水抑尘等措施,有效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让施工现场的天空始终保持湛蓝;选用消音器、降噪墙等降噪设施进行噪音防治,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周边居民营造了一个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在厂区安装光伏、微风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设施,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多元高效利用,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创造重型燃机建设“福山速度”
从2024年5月项目开工的那一刻起,到如今主体结构加速成型,项目推进的背后是一套高效而有序的协同机制在发挥强大作用。
面对37个关键节点,福山区创新建立“三级联动”服务模式:省级能源部门提供政策指导,市区两级开辟绿色通道,高新区福山园专班驻场解决爆破施工、送出工程路由等12项难题。在政企合力下,22个关键节点提前完成,创造了重型燃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这种协同效应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国网山东电力量身定制接入系统方案,烟台新奥集团和中石化保障气源供应,一套"发-输-用"一体化的能源保障网已然成型。
能源革命中的"调峰利器"
项目投产后,不仅将有效弥补山东电网调峰缺口,其1小时内即可满负荷运行的快速启停能力,更能为风电、光伏等间歇性能源提供灵活支撑,如同为新能源电网装上"稳定器"。
这场能源盛宴的背后,是福山区以重大项目驱动转型的探索:当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共生,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区域发展的必答题。年底投产后,这个兼具规模与效率的能源项目,将成为烟台能源结构升级的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