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华侨华人无论身处何方,始终与我们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他们有艰苦奋斗的开创精神,有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有拳拳爱国心,有殷殷报国志,在烟台经济社会发展中不遗余力,积极贡献才与智。近期,烟台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组织开展【烟台侨界风采】采风活动,讲述侨界助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感人故事,进一步凝聚侨界力量,展现侨界风采。
【烟台侨界风采】杨家德:在家乡土地上躬耕不辍的创业海归

胶东在线10月16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吕艳 王海妍)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游子异乡终思故里。在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中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美国归侨、烟台六谛医药科技公司总经理杨家德博士,他兴致勃勃的为记者讲解着所研发的产品。从2010年回到国内,杨家德一心用所长回报祖国,最终开发出国内国际技术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色素染发剂,目前染发剂新原料已实现生产销售。
“这是黑色素染发剂,染发剂新原料已实现生产销售。”“这种技术国内国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光甘草定是用来做美容养颜产品的原料,还有其它三种单品都是以原料的形式出售”……介绍起研发产品的过程,杨家德滔滔不绝。

“目前国内的染发剂原料大多还是多年以前一直使用的老品种、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高端产品还是依赖于国外进口。”白发遮盖的市场,在染发剂领域所占比重接近70%。但长期以来市场上销售的白发染黑的染发剂,大多属于金属离子染发剂和氧化色素染发剂,毒性大,容易造成过敏性、刺激性,甚至致癌。如何让国人用上国产安全无毒的染发剂?杨家德多年来从事具有药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研究、生物有机化学、药物化学、药物有效成分生产工艺研发,以及药品、化妆品领域中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开发。面对这一世界难题,他用自身所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黑发变白关键在于缺少了黑色素,而黑色素是人体黑色素细胞合成的一种人体的内源性物质,因此如果直接采用黑色素染发,就会得到真正的安全效果。”

杨家德的另一重身份是滨州医学院教授。他是一位学习型科研专家,他相继就读于国内外知名学府,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读完博士,继而留学于美国哈佛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接着,又进入赫赫有名的美国辉瑞公司从事科学研究……他把这些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转化成知识,传授给滨州医学院的学生们。在杨家德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的最多、也是最醒目的,就是那一摞摞沉甸甸的教材。 “这些讲义都是我自己编撰的,刚刚印刷好的,所采用的科技文献300篇文章,4600多页,其中英文文献占到了75%。这些都是给学生们准备的。”杨家德说道。
一边搞科研,一边搞教学,要想两者都做好,只能和时间赛跑。 “就是时间用的多,每年工作11个多月,每月工作27-28天,每天16小时”。他说,海归人才进入大学参与科研和教学时的确有突出优势。他们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知识又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他们能把实践中产生的鲜活的知识带进课堂,同时,把自己的亲身经验和体验带给学生。“杨老师讲课不但讲专业知识,而且还研究生该如何学习和科研,这让我们受益匪浅”,一位上过杨教授《创新药物研究》课程的一年级研究生这样写教学评价。
在刚刚结束的山东省普通高校2019年新入职教师培训结业前夕,鲁东大学的资深指导老师张安定老师这样评价杨家德老师,“相对于其他年轻老师,杨老师与众不同,是一名专家型教师,他讲课有自己的切身实践经验,这很重要。”杨家德十分自谦,“张老师给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专家型教师”,他把这句话写进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
另外,在疫情期间的春节假期,杨家德开设了两门社会实践课,2个班共计100名在校大学生参加,指导大学生跟踪和讲解新冠肺炎的创新药物的开发、临床应用和法律法规。在这个暑假中,公司召集到了5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
技术每时每刻都在更新换代,特别是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烟台不断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什么?是人才。只有培养出高端人才,才能带动企业研发水平再上新的台阶,也让产品的更新换代有了技术保障。
“我希望更多的有梦想、有追求的年轻人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我希望自己通过科技报国,通过教书育人培养更多的人才”。杨家德内心充满无限豪情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