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好人文化”深耕记:让美德融入城乡肌理

来源:胶东在线  2025-11-17 10:42:01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11月17日讯(记者 王竞男)在龙口的公园、社区和乡村,你总能与“好人”不期而遇。可能是一块图文并茂的宣传栏、一场接地气的百姓宣讲,也可能是一次融入非遗体验的美育课堂。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只有可亲可感的故事和无处不在的文明浸润。近年来,龙口市以“好人文化”为抓手,用实际行动书写“美德闪耀,凡人不凡”的感人故事,让道德榜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与全民美育深度融合,悄然改变着一座城。

  当好人故事“遇上”美育“课堂”

  “以前觉得模范人物离我们很远,现在不仅故事能听到、看到,还能在做手工、学剪纸的时候亲身感受。”一位正在林苑社区参加“苑美益家”剪纸活动的居民这样说。龙口的“好人”宣传不仅出现在媒体里,还巧妙“藏”进了各类美育实践中。在景瓷轩,陶瓷艺术静静诉说着民俗文化和传统美德;在诸由观镇西河阳古村,构建了“古村+美育”乡村美育新范式,非遗传承人演示窗染花、面塑等传统技艺,也让诚信、互助的乡风、民风悄然流淌;黄县林苑公园常态化设置的好人宣传栏,图文并茂展示着道德模范事迹,已成为市民散步休闲时不经意间汲取正能量的一景。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温暖持续蔓延

  “人人皆非凡,好人更闪光”。龙口并不止步于“发现好人”,更致力于“培育好人”和“礼遇好人”。近年来,龙口市“草根英雄”层出不穷,通过建立覆盖市、主要行业系统、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推选机制,涌现出各级道德模范、新二十四孝贤、身边好人等典型1600余名,其中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17人入围中国好人榜、66人荣获山东好人,形成一批具有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的先进典型群体。

  “中国好人”陈树伟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两次,两赴广西支教,用脚步丈量1500公里山路,为孩子们点亮“出山之梦”;“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得者王济人,创办龙口市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十年如一日奔忙于危难之间,从城市至深山,救人所急、护佑平安;退役军人高润琦,作为龙口市“五老”志愿者,长期捐资助学、宣讲英烈故事,成为无数青少年的“贴心人”。

  正是这些闪光的个体,汇聚成龙口好人精神的江河。为使榜样力量持续发光,龙口市组建了“习语润心”百姓宣讲团,融合推进美德信用“五进”工程,从宣讲骨干中聘请10名道德榜样担任“信用宣讲大使”,深入基层开展巡讲。同时,创设王济人、王淑美等好人工作室,作为“好人精神”传承与实践的重要阵地。礼遇机制同样完善,市、镇街两级建立了“关爱网格”,将所有道德榜样纳入其中,开展“礼敬有德者”走访慰问,并邀请他们参加全市性重要活动,让“好人有好报”的价值观,不再停留在宣传层面,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尊重与关怀,渗入市民的认知深处,彰显“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

  小城善行“出圈”,文明成为风尚

  如今,越来越多的龙口人习惯在周末带家人去万松浦书院听一场讲座,到黄山馆镇体验“驿路寻美”美育研学,或者参与“爱心缝补”等“美育+”公益活动。道德的力量与美的体验交织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家庭的周末生活。“学习好人、争当榜样”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自然而然。道德之美、人文之美、城市之美,正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方式,沉淀为龙口最动人的底蕴。

  文明,不是宏大的概念,而是一座城市温度与厚度的体现。在龙口,一个个普通人用善行点亮星光,一种种美育方式让故事持续传扬,共同写就了“文明中国”的县域实践。

初审:李里
复审:王大鹏
终审:殷守龙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