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0月31日讯(记者 邬勇 刘菲 摄影 李刚 金鑫)10月27日至30日,第二十一届(2025)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联席会暨百城百名网媒总编辑看烟台活动在烟台成功举办。这几天,国家级、省级媒体,全国城市网媒,以及能源行业类媒体数千余篇新闻报道聚焦烟台。文字、图片、视频、海报、歌曲,网站、微博、视频号、头条、抖音,精彩纷呈,让烟台刷屏全网。
高端盛会:共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之道
这是一次落实中央部署要求,探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高端会议和活动。联席会上,来自全国城市网媒的总编辑、媒体融合领域专家等百余位大咖,围绕城市网媒系统性变革与创新发展展开深入探讨,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融合中凝聚发展共识。

城市网媒如何助力城市网络形象塑造与提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卢家银建议,“要秉持长期主义思维,摒弃短期流量冲动。把握媒体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以技术赋能内容创新,以优质内容赢得用户信任,以特色文化优化传播方式,推动城市网络形象从‘被看见’转向‘被记住’。”
如何通过整合联盟资源、打造国家级文化IP?长江网总编辑杨文平带来经验分享。他介绍,“沿着长江读懂中国”系列活动已从2022年的“湖北长江千里行”升级为2025年的“让世界沿着长江读懂中国—英国法国行”,成为联动流域、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
借助技术赋能提升媒体新质生产力,引起与会嘉宾广泛共鸣。在主题演讲环节,青岛新闻网副总编辑陈小松围绕实操演练培训、数字人播报等方面,全景展示了该网以AIGC技术驱动融媒发展的探索成果。烟台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刘镇介绍了“烟海e家”平台。该平台部署DeepSeek等算法模型,构建了嗨e购商城、数字人主播、支付系统等硬核产品。

对于城市网媒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会长胡宝祥在《2025年度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主动拥抱城市传播新时代、打造城市网媒协同创新平台、完善网盟互惠机制、共建AI应用协作体,凝心聚力推动网盟成员进一步发展。

双线采风:探寻“仙境海岸·品重烟台”的硬“核”浪漫
这是一次聚全国城市网媒之智、合全国城市网媒之力,宣传“仙境海岸·品重烟台”城市品牌的重要契机。期间,网媒总编、记者走进沿海部分地标景点,直观感受“仙境海岸”的魅力。同时,以“核创未来 绿能同行——2025烟台清洁能源产业媒体采风活动”为题的“百城百名网媒总编辑看烟台活动”成功举办。网媒总编、记者走进烟台清洁能源领域的标杆企业,探寻“品重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密码”。
看“仙境海岸”,跃动着千年文脉,生长着浪漫与梦想,也升腾着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


三面环海的烟台山,是烟台的“母亲山”,也是烟台的标志性景区,拥有亚洲唯一保存最完整最密集的近代外国领事馆群。所城里与朝阳街构成了城市的“历史根脉”,其活化实践成为老城更新的典范。东炮台,“表海风雄”镇百年。崆峒岛上,崆峒胜境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一个以八仙传说、山海经为核心IP的文旅新地标正在崛起。“烟台的文旅资源非常丰富,它源于烟台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期待烟台文旅能更多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传播平台,让城市美好被更多人看得见、记得住。”谈及对烟台文旅的期望,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会长胡宝祥表示。
探“品重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密码”,烟台清洁能源产业交出闪亮答卷。

走进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核电有限公司所在地——海阳核电站,仿佛走进一个奇妙的“核能世界”。海阳核电一期1、2号机组已安全稳定发电超过1383亿度,“暖核一号”已安全稳定运行六个供暖季,为海阳、乳山40万居民提供冬季零碳供暖。成立仅五年的国家电投山东公司海风公司,以170万千瓦装机容量占据山东海风资源的半壁江山,累计发电超80亿度,为338万户家庭送去源源不断的绿电……烟台正在全面构建“核、风、光、氢、储、LNG”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烟台实现了“八个第一”:发出山东省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全国首座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第一度电、全球深远海漂浮式海上光伏第一度电,建成全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示范项目、全国最大滩涂光储电站,投运全国第一个商业化核能供热示范项目,实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全省第一。


“融合千城脉,创新作帆扬。共赢暖街巷,故事我们唱。一束光织网,心暖万千城,中国城市网盟暖每寸城乡……”第二十一届(2025)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联席会暨百城百名网媒总编辑看烟台活动虽已落幕,但承载着城市美好的网盟会歌已从烟台出发,响遍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