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0月30日讯(记者 王向荣 阎威臣 摄影 李刚)在山东烟台,一家名为东方旭能的企业正以“三年增长100倍”的速度,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一匹黑马。从储能系统集成到全链解决方案,他们用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为清洁能源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10月30日,“核创未来 绿能同行——2025烟台清洁能源产业媒体采风活动”媒体团一行走进企业,探访这座“看不见的能源堡垒”如何改变城市能源格局。

从“追赶者”到“领军者”:三年百倍增长的秘诀
“我们是国内储能领域的先行者,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东方旭能(山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技术总工程师刘超介绍,企业成立于2018年,依托国家电投背景,从最初十几人的研发团队起步,成长为如今营收近20亿元的中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3年100倍的爆发式增长,完成了从传统储能系统集成,到储能全链解决方案EPC的跨越。其核心业务覆盖储能系统集成、新能源工程建设与运营、综合智慧能源管理,形成“发-储-用”一体化的能源生态闭环。
储能安全是行业痛点,东方旭能给出了超越性答案。
“行业普遍只能提前几分钟预警,而我们的系统能提前7天精准预测潜在故障。”刘超展示的储能安全预警系统,犹如给储能电站装上了“预言水晶球”。这套系统基于智能算法,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的跨越,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在烟台这座“清洁能源之城”,东方旭能的战略定位清晰而精准——做清洁能源协同发展的“稳定器”和“优化器”。通过大型储能项目,为风电、光伏等绿电提供调峰调频服务,让波动的清洁能源变得稳定可靠。


产业协奏曲:打造清洁能源“生态圈”
在烟台清洁能源产业链上,东方旭能既是关键节点,也是协同纽带。
向上游,企业与清洁能源发电企业紧密合作,配套储能解决方案,提升区域电网的韧性和绿电消纳水平;向下游,积极布局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构建“生产-使用-回收-再生”的绿色闭环。
东方旭能建设的盐池第一储能电站,为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有效实现电网削峰填谷,促进新能源消纳;建设的大唐临清火电联储是山东省首批7个储能示范项目之一,让临清热电厂从调频能力排名靠后,一下子跃居前列,电厂辅助收入大幅度增加;建设的国电投滨海独立储能电站是江苏省电力“715保供”重点工程,采用组串式104S大模组方案,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企业近期开工的新疆柯坪40万千瓦/160万千瓦时储能项目建成后年产值约2.2亿元,解决当地就业30人左右,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在烟台,我们正在建设的7万平方米新型储能专业园区,就是要集聚产业生态,做强烟台清洁能源板块。”刘超表示。


未来愿景:做能源革命的“弄潮儿”
面对未来,东方旭能展现出雄心勃勃的发展蓝图。
东方旭能董事长徐赛表示,“技术深耕+场景渗透”的双轮驱动战略已经明确:锚定技术突破,持续攻坚长时储能技术,争取3年内落地至少3个吉瓦级项目;拥抱资本市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借助资本力量实现更大跨越;深化产业协同,积极与电网、新能源企业合作,探索虚拟电厂等新模式,让储能价值在电力市场中得到充分释放。
“我们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能源技术与服务提供商。”徐赛信心满满,“扎根烟台,我们要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清洁能源产业链生态,助力‘双碳’目标提前实现。”
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东方旭能用技术创新打破壁垒,用产业协同凝聚合力,正在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这座黄海之滨的城市,因这样的企业而加速奔向绿色低碳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