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的直播间,教育是民生之本,孩子既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广大市民对教育部门的工作非常关心,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借今天这个机会,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烟台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
主持人好!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交流。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教育局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请大家对教育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在全省“保三争二抢第一”的目标定位,高扬建设教育大市强市的鲜明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攻坚破难,担当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烟台教育的新局面。主要抓了五项工程: 一是教育惠民工程。以解决入园难、入园贵为切入点,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今年新建26处幼儿园。以转化薄弱环节和薄弱学校为切入点,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开工建设50处学校。以转变育人方式为切入点,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创造高考新记录。以精准落实控辍保学和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为切入点,持续增强教育保底能力。 二是师资提升工程。健全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推进教师培养供给改革,在全省率先出台《省公费师范生管理办法》和《烟台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指导意见》,年内将在部分区市试点开展政府委托高等院校培养师范生工作,从入口上把好素质关。加强培养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的新时代全市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改革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评审等管理办法,推动落实长岛等艰苦偏远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完善中小学以课时量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轮岗交流工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工程。立足于服务烟台新旧动能转换和自贸区建设,助力我市由制造向智造、由大市向强市迈进,打造“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名片,深化机制改革,统筹专业布局,设立新型产教联盟,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做优做强中职、高职教育,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业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多方共赢。 四是疫情防控工程。我市高中和初中毕业年级已经开学复课,教育教学秩序规范,疫情防控平稳有序。根据全省统一部署,目前正在推进驻烟高校研究生和毕业年级学生开学复课准备工作。其他年级和其他学段学生的开学返校时间,将根据全省部署要求,结合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及时研判确定,及时向社会发布,并提前通知学生和家长。 五是作风建设工程。坚持党建引领,抓班子带队伍,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依法治教,继续完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重视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防范和整治,切实改进作风,增强效能。坚持执政为民,及时回应和落实群众关切和期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系着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网友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都具有很好的提醒、启发、借鉴和鞭策意义。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政策导向相结合,举一反三,认真研判,抓好整改,在不断改进与完善中加快烟台教育现代化进程,努力谱写新时代烟台教育新篇章。热诚欢迎广大网友们今后继续关注教育,支持教育,为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好的,感谢蔡局长的解答。教育局在“网上民声”栏目中,是最受关注的热点部门之一,从我们发出节目预告以来,很多网友纷纷留言,想要与教育局的各位嘉宾进行互动,下面来看一下网友的具体问题。教师作为备受社会敬重的职业,每年招聘也受到很多就业青年的青睐,有网友咨询说2020年4月份发布的教师招聘,将2020年应届毕业生和2019年、2018年毕业生作为硬性条件,能否将条件再放宽到35周岁以下,让更多漂泊在外的学下回烟就业?
请问今年的教师招聘会考学科吗?以及是各区县自行组织考试吗?会面试前置吗?
教师资格证认定上半年还会举行吗?具体什么时候呢?
教师职称评审改革关系着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一,高级职称高工资,不上课或者少上课,年轻教师低工资,高工作量,如何实现多劳多得,公平,公正。第二,职称评审政策如何体现向一线倾斜,如何体现向班主任队伍倾斜?
福山区教育系统各种编制的老师都有,比如说借调的,临时的,等等,因为编制不同,待遇不同,老师们缺乏工作动力,没有积极性?这种情况下怎么能保障正常的教学?针对这种情况烟台市教育局有没有好的措施?
高中老师晚自习和周末牺牲休息时间在学校值班。如果是工作的一部分,为什么没有值班费?如果是义务值班,为什么每位老师值班时长次数不一?标准是什么?
王局长,刚才几个问题都是教师网友提出来的,其实在网上民声的留言中,教师群体的留言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包括工资待遇等问题,今天也有网友提出来了:说教师的工资以及考核等现在各县市区各自为政,同为烟台地区的教师收入相差较大,这公平吗?网上民声对于此问题的投诉量居高不下,是否引起教育局的重视?建议教师待遇纳入市级财政统筹,平衡各区的差别,王局长,对这一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教育平衡问题也是全社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有位网友留言提出:农村分的年轻教师,刚培养成骨干,没几年就被招考到城里或者想办法调到城里,师资今年均衡,明年就失衡了,再分些新教师再调走,农村师资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对于这位网友反映的情况,王局长,您认为,有没有破题办法
职业教育也是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网友留言提出:烟台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各校各自为政,专业设置重复,浪费有限的职教资源,各种名目繁多的比赛和各种教学以外的任务,让一线教师不能静下心来教学。请教育主管部门好好研究职教提升档次,加快整合力度,尽快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种种乱象。
烟台市职业教育问题太多,如各校专业重叠,互相恶性竞争生源问题等等,个别学校为了增加生源,把招生任务分给每个老师。如果完不成任务,扣老师绩效工资,同时在职称评定及评先等方面一票否定。这样继续下去,将严重挫伤老师教学的积极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建议市教育局对这样的学校行为予以制止。
今年由于疫情导致迟迟没有开学,初四的体育、实验技能、初三的信息技术等都没办法正常复习。开学后,距离考试的时间也不多,学生精力有限,希望领导能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家长的角度理解,取消今年的这些考试,让孩子有充沛的精力学习主科。毕竟这几个科目都是以等级的形式赋分,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大。
受疫情影响,教育培训机构目前也没有复课,今天有几位网友咨询这方面的问题,有网友咨询校外培训机构复工的时间。也有网友提出:学校逐步开学,能否对现有政策做适当调整,允许教育培训行业随着学校相应年级的开学,开展相应年级的教学培训?由于防疫要求,教培行业损失惨重,请问教育局是否有纾困措施?
民办学校如何做到与公办学校同步划片招生?
烟台初中升高中(不含职高,中专等)的比例在多少?在我省处于什么水平?
好的,感谢几位科长对网友问题细心地解答,下面让我们把话题转移到其他的教育工作上来,也欢迎广大网友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收看我们的访谈,我们继续来回答网友的提问。青少年时期不仅应该储备相应的技能知识,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网友提出能否通过强制手段保障每个学校的学生有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没有健康谈成绩有意义吗?咱们烟台教育局下一步能不能首先为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无论上网课期间还是在学校上课期间,教育局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初中早上能否推迟到7点30分到校,现在都是7点或7点10分,孩子睡眠不足,影响学习质量和身体健康。初中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基本是10个半小时,回家吃晚饭休息半个小时,就得写作业和复习,到11点睡觉,睡眠时间才7小时左右。
我是莱山区实验小学的家长,我是想提一点关于孩子午休时间的小建议,午休时间过短,能否调整下关于午休的时间,让孩子中午能好好休息下。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日渐平稳,家长们纷纷关心复学时间,有网友问:我的孩子上五年级,下学期上初中,什么时候复课?听小道消息说,小学这学期不会回学校上课了,要一直在家上网课到八月底,放一个月的假后开始新学期,请问这是真的吗?
幼儿园何时开学?因疫情无法开学,政府有没有对幼儿园这种民办非企业相关的扶持政策?
请问初三年级的孩子们什么时间开学?
嗯好的,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学区划分的相关问题,请问2020年莱山区初中划片,还是跟去年一样吗?
您好,我想了解一下烟台七中有没有并入烟台二中北校的计划,烟台七中生源越来越少。
有网友留言,5月13日山东卫健委、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相关通知,低风险地区学校不再实行校园全封闭,我们想问青华中学什么时间走读生中午可以不住校?走读生4月15日开始中午住校,这样总共住一个月,青华中学按一学期收取住宿费400元,是不是应该退回一部分?
烟台青华中学以后是怎么个招生办法?
幸福小学躲迁龙海家园C区原龙海中学用房已经三四年了,我们家住在祥和中学附近,当初买房子就是为了方便孩子上学离幸福小学近,可到头来每天都得我们家长接送,非常不方便!原来的幸福小学再不动工,我们小学都要毕业了,请问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啊?
芝罘区北岛万科海云台学校规划已有近十年之久,未开工建设确实因该区域生源数量不是很多,目前教育资源能够满足需求。但是从2018年贵局公布的招生结果来看,北岛区域适龄儿童入学数量逐渐增多,入学需求逐年剧增。我们这边还没有个就近的中小学,居民对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希望能够从长计议,三年之内能够看到海云台学校建成落地。
有网友提问烟台市对于现役军人的子女小升初,有没有什么特殊政策,比如芝罘区的户口,可否上烟台二中?
烟台的幼儿园,90%以上是民办的,公办幼儿园被取消了很多,为什么好好的幼儿园就不能公办,民办幼儿园怎么就可以办起来呢?义务教育的公办好学校也越来越少,不让老百姓择校,买不起学区房,势必造成教育的不公平,这非常不好,咱们教育局的领导们有没有长远的规划。
开发区的公立幼儿园太少,入园的幼儿又多,私立幼儿园费用太高,希望开发区多些普惠制幼儿园,减轻我们的入园费用。
今年,全国20多个省已经民办与公办实行小升初同步招生,禁止民办掐尖招生,请问烟台市何时实行?
烟台芝罘中学常年升学率全市第一,各区的好学生好老师都集中过去了,这种现象怎么改变?其他区域买不起昂贵学区房怎么办?教育资源怎么公平分配?这是个近年来最为热门的话题,蔡局长,请您在这里围绕这个问题跟大家做一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