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集结号 ——记供电公司马敬云抗疫风采
胶东在线2月26日讯(通讯员 迟荣民 刘中蕾)“酒精易燃,使用时一定注意安全。” 2月24日,国网烟台供电公司综合服务中心的马敬云就早早来到防疫物品仓库,开始分装、分发消毒液和口罩等物品,还不断提醒大家要安全使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公司疫情防控牵头负责部门,全力保障着公司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马敬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这位有着近30年党龄,退伍军人的老党员关键时刻“一马当先”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没有休息过一天。

“爸,今天还是没时间回家陪您了,疫情形势严峻,身为一个党员我必须服从命令坚守岗位……”2月23日,周日本该回家陪父母的日子,马敬云又一次愧疚地给父亲打电话说道。
“敬云,你放心我们都理解,支持你……。”父亲安慰他道。就这样说好回家的日子他一拖再拖。
马敬云的父母都已80多岁,生活上一直靠他照顾,然而这个春节他第一次“缺席”没有陪伴父母。除夕当天,正在家里休假的马敬云接到备战疫情要求返岗的电话后,军人的直觉告诉他,国家将要面临一场“大战役”。他没有丝毫犹豫放下电话,放弃了与家人团聚,马不停蹄地来到单位,立即开展了各项后勤保障准备工作。
后勤工作看似简单,干起来却一点也不容易。他们承担着防疫物资的计划、采购、调配、储备上报等工作,每天记录检验各部门人员的口罩、手套、消毒水等物资的使用量和库存量,将各类防疫物品有序分发到公司各部门。人员不够时他还兼职“搬运工”,2000多升的消毒液和酒精,40斤一桶,要自己动手分装成小瓶,分发给各个部门。没有拖车、没有电梯,他毫不犹豫地脱去外衣,撸起袖子,和同事们硬是靠着一股韧劲,一桶一桶地挪,终于完成装卸任务,手被溢出的84液蚀伤、汗水湿透了衣服……工作虽辛苦,他却从不抱怨,踏实认真地完成每项任务。
“现在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我是老党员,就应该冲在最前面,比起前线医护人员的辛苦,我做的真不算什么。”部门的同事要跟他换班让他休息下,他总是这样说。针对初期防护用品紧缺的情况,马敬云与部门主任、同事一起奔前顾后,加班加点协调、发放防护物资,及时的让奔波在保电现场的一线员工、值守在服务窗口的营销人员、坐镇在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有安全的防护设备,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每天,马敬云都要对防疫物资进行清点核对、卸货搬运,分发至各个部门。“东西交给他,就等于进了保险箱。”这是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最常评价他的话。对于防疫物资,他不断核对台帐,仔细清点,每个口罩、每双手套都不落下。“现在防疫物资是最珍贵的东西,来之不易,一定要保证发到每位职工的手上。”这些物资,他看得比自家东西还要紧。

除此之外,他还负责公司车辆的管理,筑牢了疫情防控“第一关”。2月15日,烟台地区普降大雪,有丰富车辆管理工作经验的他,第一时间就做出反应,及时在公司防疫微信群里下通知,叮嘱驾驶员注意事项,督促驾驶员按要求对车辆进行消毒。车辆临行时,到车边检查车辆情况,检查驾驶员防护是否到位。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落实派出的车辆回场情况,只有所有车辆全部安全回场,他才能安心回家休息。
疫情就是集结号,岗位就是作战地。他经常说:“做好保电一线人员的‘后勤卫士’,我们责无旁贷。”这也是马敬云和每一个后勤人的心声。为了对“战略物资”负责,华灯初上时,他还要继续带领同事们投入到仓库盘存、填写报表的工作中。他们虽然不在一线,但是从未停止过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