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8月25日讯(记者 刘子涵)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科主治医师靳银山开展了一场关于 “男性如何科学备孕” 的科普直播,详细解析了男性在备孕过程中的关键要点。随着人们对优生优育的重视,男性备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这场直播为不少备孕家庭提供了实用指导。

精子的生成周期约为 70-90 天,这意味着科学备孕需要提前规划。靳银山建议,男性应提前 3-6 个月开始准备,期间保持规律排精:日常每周 1-2 次可维持精液质量,女性排卵期前后每 2-3 天同房一次,能提高受孕几率。
科学备孕离不开专业检查的支持。精液常规分析是核心项目,需关注精子浓度(≥15 百万 / 毫升)、前向运动精子比例(≥32%)、正常形态比例(≥4%),以及液化时间(≤60 分钟)、精液量(≥1.5mL)等指标。若有不良妊娠史,还需加查精液白细胞、DNA 碎片率。此外,叶酸代谢指标(血同型半胱氨酸等)、乙肝、丙肝、梅毒、HIV 等传染病筛查(夫妻双方均需进行)也必不可少;外生殖器检查可排查包茎、精索静脉曲张等问题,有反复流产或遗传病史者,还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或单基因病筛查。

生活方式对精子质量影响显著。靳银山强调,备孕前 3-6 个月需彻底戒烟戒酒,同时远离二手烟,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及酒精会直接损伤精子 DNA,导致畸形率升高、活力下降。作息方面,每晚应保证 7-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 ,23:00-3:00 是睾酮分泌高峰,熬夜会打乱内分泌平衡。运动需适度,每周选择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即可,应避免久坐、长时间骑行(局部高温会损伤精子)及马拉松等剧烈运动(可能短期降低精子质量)。体重管理同样关键,BMI 建议维持在 18.5-24,肥胖(BMI≥30)或过瘦(BMI≤18.5)均可能引发激素失衡,减少精子数量。

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是精子健康的保障。睾丸适宜温度比体温低 2-3℃,因此需远离高温环境,避免长时间泡温泉、蒸桑拿或穿紧身裤,以防抑制精子生成。用药需谨慎,部分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抗抑郁药可能影响精子生成,备孕时应提前告知医生,确认药物安全性。从事化工、辐射作业的人群需加强防护,日常也要避免接触油漆、染发剂、农药,减少塑料制品使用(防双酚 A),远离不必要的 X 光等电离辐射。
营养补充要以食补为先。锌对精子生成至关重要,可多吃牡蛎、瘦肉(牛肉、羊肉)、南瓜籽、豆类;叶酸并非女性专属,男性缺乏会影响精子质量,建议多摄入菠菜、西兰花、牛油果、柑橘;硒能保护精子免受氧化损伤,巴西坚果(每天 1-2 颗)、三文鱼、鸡蛋是优质来源;维生素 C(柑橘、草莓)、维生素 E(杏仁、葵花籽油)、番茄红素(熟番茄、西瓜)等抗氧化剂可减少精子氧化损伤;深海鱼(三文鱼、沙丁鱼)中的 Omega-3 能增强精子活力,维生素 D 可通过晒太阳合成,或从蛋黄、鱼油中获取。补充剂需谨慎,优先食补,避免过量,饮食不均衡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男性复合维生素。
备孕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责任。靳银山建议,夫妻应共同调整生活方式,坦诚交流感受与压力,相互鼓励。同时要理性看待受孕率——健康夫妻每月自然受孕率仅 20-25%,不必因短期未成功而焦虑。
备孕是一场需要耐心与协作的修行,男性的每一个健康选择,都是为新生命筑牢起点。正如直播中强调的,从生活细节到科学规划,夫妻共同努力,才能为未来的家庭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