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四海山港人|从荒原到枢纽,深度融合驱动港口运营迈上新台阶

来源:烟台港  2025-07-06 09:47:00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7月6日讯(实习编辑 王辰羽)“十年前,我和你们一样,怀揣着好奇走进这家中国企业。”新老员工交流座谈会上,生产业务一部几方部门副经理 Tounkara Naby深情回顾了与公司共同成长的十年历程,分享了公司对几方员工的尊重与关怀,“在这里,态度平等,机会开放。”

  几内亚努涅兹河畔,山东港口烟台港几内亚赢联盟港口项目团队扎根这里已逾十载。这座由烟台港与韦立集团、魏桥集团、几内亚UMS等伙伴共同打造的“三国四方”铝土矿物流枢纽,自2015年投产运营以来,已成为中几经贸合作闪亮的名片。

  精耕细作 人才沃土结硕果

  秉持“扎根几内亚、造福几内亚”理念,深入搭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的纽带,推进员工本地化被置于深化社区关系、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烟台港项目团队通过“结构优化+精准培育”双管齐下,在提升本地员工技能、扩大用工比例方面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人员做减法,效能做乘法。与2021年相比,2025年铝矾土装船量提升135%,而同期人均装船贡献值从15.39万吨跃升至29.31万吨,增幅达90.4%。截至目前,项目员工总数将近1700人,其中当地员工占比已提升至82%,本地化用工根基愈发坚实。本地重点岗位从无到有、核心技能从有到精,项目打破传统外派管理模式,大力培育几方管理力量。如今,这里有30名几方主管、经理助理乃至部门经理活跃在管理岗位。部门经理Soumah向大家介绍道:“工作出色,我们一样受表扬、得奖励,只要努力,也能当管理者。”坦诚的话语,不仅拉近了中几距离,更是让融合、耦合得以具象化体现。

  匠心培育 赋能成长筑根基

  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离不开系统性、创新性的本土人才培养机制。

  项目构建覆盖皮带机工、维修工等关键岗位的系统性培训体系,通过实施“选择中方导师、制定培养计划、搭建沟通机制、评估和反馈、建立激励机制”的“五步法”,严把培训上岗关,为几方队伍注入专业基因。

  面对固定吊司机培训的语言与技术高门槛,项目团队创新突破,优中选优组建学员班底,联合培训机构攻克语言关,更在后方搭建专用训练场,同机种模拟实操,实现“真枪实弹”操练。自2022年至今,已培养40名本地司机,成为高技能岗位本地化的标杆。

  连续两年举办多工种技术比武,累计吸引数百名员工同台竞技。赛场上火花四溅、热情高涨,更极大激发当地员工提升技能的动力,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这股技能精进热潮,直接转化为可量化的效能跃升,几方员工人均装货量提升16.37%,彰显技术赋能对生产效能的强劲驱动。

  面向未来 深化融合启新程

  今年是博凯赢联盟出矿十周年,也是山东港口海外事业新的起点,烟台港将持续深耕依托港口的一流铝土矿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将合作共赢的根基扎得更深,员工本地化枝叶延展得更广,进一步深化与当地政府、高校及职业院校合作,广开进贤之路,为项目持续引入高素质本土新生力量。重点突破中控调度、装船机操作等高技能岗位本地化替代瓶颈,加速推进堆取料机司机、翻车机操作员等岗位的本地化替代进程。

  从荒原到枢纽,十年前,在几内亚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播下的希望种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绽放出灿烂的繁花硕果,诠释了合作共赢的真谛。82%的本地化员工比例,90.4%的人均效能跃升,闪光的数据,成为见证中几员工汗水交融、共同成长的丰碑。

  展望前路,烟台港项目团队将持续厚植人才沃土,以更深度的本地融合驱动港口运营效能迈上新台阶,让这座西非海岸的璀璨明珠,在“一带一路”的壮阔图景中绽放愈加夺目的共赢之光。

来源:烟台港微信公众号

初审:杨琳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