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阳市委书记 卢春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莱阳市始终秉承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以“不拘一格”的开放胸襟引才,成立胶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在外人才“双招双引”洽谈会、校地合作洽谈会等引才活动17场,与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南山学院等4所院校签署校地企人才合作协议,新建实习实训基地8个、招才引智工作站2个,促成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基地落户莱阳,累计引进各类人才2600余名。以“育木成林”的良方悉心育才,推荐23人申报省级以上人才工程,成功入选3人,实现自主培育高层次人才新突破;4家企业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揭榜“挂帅”、数量在烟台名列前茅,文旅集团申报的“开发莱阳白垩纪化石明星,打造莱阳恐龙‘白垩盛世’”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依托烟台机电工业学校,增设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物流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为市内企业定向培养输送技能人才。以“才尽其用”的标准精准用才,积极引导市内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筛选20家重点企业进行科技型企业靶向培育,全市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达到146家,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优质的“沃土”;全力抓好科创平台建设,鲁花花生产业技术研究院入选烟台市新型研发机构,16家企业备案为烟台市企业研发机构,新增产学研合作10项、登记技术合同23亿元。以“礼贤下士”的态度诚心留才,健全“政策找人,无形认证”工作机制,发放青年人才补贴995万元;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新筹建人才公寓280套,建成莱阳首个“莱阳人才之家会客厅”;举办高层次人才“魅力烟台体验日”莱阳专场、“以花为媒 团聚青春”青年人才联谊等活动,努力为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2024年,莱阳市将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打好人才引、育、用、留“组合拳”,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着力构建具有莱阳特色的人才资源集聚、产教高效协同、创新优势明显、产业活力旺盛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以人才队伍的量质双升为中国式现代化莱阳实践赋能增力。
一、厚植产业优势,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一是大力引育高端人才。聚焦“1+3+3+X”主导产业体系,绘制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发挥预制菜产业联盟、食品企业商会、机械制造业商会等平台作用,深化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引进高端产业人才20人以上。坚持全职引才与柔性引才相结合,高标准举办产才融合高峰发展论坛等活动,积极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双百计划”等人才工程,全年新增地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开展“科技副总”“产业工程师”选派,选派10名以上行业领军人才到企业挂职,协助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引进等工作。二是积极集聚青年人才。组织鲁花、龙大、潍柴新能源、盛华科技等骨干企业参加“名企名校行”活动,分产业、分领域赴外举办“才聚梨乡·筑梦莱阳”招才引智推介会15场以上,新建招才引智工作站6个以上;举办梨乡学子家乡行、青年人才就业体验月等活动,聘任招才引智大使20名以上,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就业创业;依托胶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精准组织开展人才市场、人才夜市等招聘活动,年内引进青年人才2600名以上。三是加快培育技能人才。主动对接云贵等地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建立省外劳务输出合作基地,为企业招工引才1000人以上;依托青科大、烟台机电学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厂中校”“校中企”联合育才,定向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200人以上;分行业举办职业技能竞赛,高规格举办全市技能大赛,选拔表彰一批高技能人才。

二、搭建创新平台,夯实育才用才“主阵地”。一是搭建产业科创平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进远东化工、新龙海食品等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抓好春雪 (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鲁东化学研究院、司邦得药物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建设,引导其向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方向提档升级;依托国家蔬菜加工专业分中心等科创平台,引进产业链创新团队5个以上。二是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力提升工程,引导春帆环境、康友光电等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依托烟台市花生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烟台市生猪产业技术创新创业共同体,与高校院所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支持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研发平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年内争创各类创新平台10家以上。三是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发挥预制菜产业园、化工产业园优势,与清华大学校地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开展“揭榜挂帅”“以赛引才”,年内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双落地”5个以上;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我市设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强与烟台市(国际)技术市场等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合作,开展科技人才成果转化推介会,新培育或引进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3家以上;支持盛华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盛华众创空间、异想天开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基地发展,力争入孵企业数量达到60家以上。

三、强化服务保障,优化重才留才“生态圈”。一是加强政策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各级人才政策,用好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18条、《关于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等本土“政策包”,研究制定“人才新政16条”,对顶尖人才团队实施“一事一议”“一人一议”,对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二是加强生活保障。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年内推出100套以上优质人才保障房,高标准建设1处以上宜居宜业的高品质人才社区,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工作生活新地标;壮大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年内新推出50项以上社会化服务事项,为人才在莱生活文娱提供全链条服务。三是加强联系保障。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健全人才服务专员,常态化联系在莱高层次人才,在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店小二”式贴心服务,努力让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保障更贴心,让更多智慧资源、创新要素汇聚龙城梨乡、助力突破发展。


2020年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烟
山东滑雪高手汇聚“雪窝”烟台 赛场飞驰比
2000余名民间艺人齐聚
以新姿态奔赴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