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1月13日讯 近日,烟台业达医院临床心理科住院病房收到了几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
写信人之一于大爷是一位刚刚出院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他在信中表示自己5年前开始出现身体不适:“脘腹胀痛、胸腔上涌,好像胃和肝要把心给挤出嗓子眼似的,并且伴有心慌、恶心、腰背疼痛、头晕乏力,腿也发沉、胀痛,一天下来觉得脚尖钻心的痛。”为了缓解这些症状,于大爷曾四处求医问诊,“中西医都看过,经历了几十位大夫”,但病痛始终无法缓解,甚至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好在,烟台业达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的治疗让他摆脱了痛苦,他激动地写下了感谢信:“通过短短半个月的治疗,我现在基本康复,上述症状基本消失……”信中,于大爷用真挚朴实的语言,回顾了在烟台业达医院住院期间的经历,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温暖关怀的由衷感激。纸短情长,这封沉甸甸的感谢信是对医护人员最大的肯定。


另一封感谢信来自不久前刚出院的李女士。近年来,李女士经常会感到呼吸不畅、心悸、胸闷、手抖等症状,严重时伴有濒死感。由于怀疑自己有心脏病,她曾多次拨打过120急救电话,但检查结果都显示她没有心脏病,不堪病痛折磨的她最终走进了烟台业达医院临床心理科病房,被确诊为惊恐障碍后住院治疗,目前已康复。在信中她写道:“这里不是冰冷的病房,而是一个让我重新学习如何呼吸的‘安全港’。感谢我的医生和每一位心理治疗师、护士,你们不仅是治疗我疾病的专家,更是将我拉出深渊的灯塔……”
在许多人的想象中,传统的精神心理科的病房可能依然充斥着压抑与不安,而这些患者的来信却为我们描绘了另一幅图景。那么,现在的临床心理科病房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烟台业达医院一探究竟。
一个结构化的“安全港”
对于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患者而言,外在世界的混乱与内心世界的失控常常交织在一起。临床心理科的住院治疗,首先是一个安全、稳定、结构化的环境。
规律作息:病房有严格而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从起床、用餐、服药到治疗活动和休息,一切都清晰明确。这种外在的结构感,能有效帮助内心失序的患者重建内在的秩序感和掌控感。
安全保障:病房24小时有专业医护人员值班并随时提供医疗服务,患者情绪发作时随时可获得救助。这为患者带来了心理上的安全,也为他们飘摇的内心提供了停靠的锚点。![]()
一个多维度的“治疗联盟”
住院治疗远不只是“吃药、睡觉”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由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 护士、康复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MDT),为患者量身定制的系统性、综合性治疗。
精准的药物治疗管理:住院期间,医生可以密切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以最快速度找到最优方案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这解决了门诊治疗中“试药周期长、调整不及时”的痛点。
密集且深入的心理治疗:这是住院治疗的核心优势——患者可以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在团体中,患者发现“我不是一个人”,通过分享与倾听,获得巨大的情感支持和认同感,学习新的社交模式。
丰富的康复与活动治疗:病房会适当开展绘画、音乐、手工等创造性活动,帮助患者表达无法用语言诉说的情感,转移注意力,重新获得成就感。![]()
一种全人关怀的疗愈理念
现代心理科病房的核心理念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治疗的不仅仅是“大脑的疾病”,更是“一个完整的人”。
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正如一封封感谢信中所言,我们的医生“不但有精湛的医术”,更注重与患者的信任关系,在治疗过程中始终尊重、关怀、鼓励、支持患者,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一起前行。
护士的温情守护: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人,她们不仅是给药的执行者,更是敏锐的观察者、耐心的倾听者和温暖的陪伴者。一句“今天感觉怎么样?”的真诚问候,一次深夜查房时帮忙掖好的被角,都蕴含着巨大的疗愈能量。
家庭的支持与参与:病房非常重视家庭支持系统,会定期举办家庭治疗或家属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家人理解患者的疾病,学习科学的沟通方式,共同构建出院后稳固的支持网络。
如果您或您的亲人正在与抑郁症等心理困境搏斗,感到孤立无援,请记住,寻求专业的住院治疗不是软弱,而是迈向康复的勇敢一步。这里有一束光,愿意也一定能够照亮您回家的路。


2020年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烟
山东滑雪高手汇聚“雪窝”烟台 赛场飞驰比
2000余名民间艺人齐聚
以新姿态奔赴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