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全景式展现烟台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历史观教育的创新实践,6月1日至2日,烟台市委组织部、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国资委联合举办“牢记嘱托 改革奋进——国企党建和历史观教育的烟台实践”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以及凤凰网、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大众网、市融媒体中心等中央和省、市各级媒体参与活动。
胶东在线6月25日讯(记者 王向荣)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山东省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全省石化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也是烟台市推动高端化工产业跨越式发展、冲刺“万亿之城”的旗舰项目。为保证“省一号工程”顺利推进,山东裕龙石化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于2020年2月应运而生,主要负责裕龙石化产业园15个配套工程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
“裕龙发展公司作为市管国有企业,承担着为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提供配套服务保障的重任,参与15个配套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近200亿元。公司紧盯‘配套工程先于主体工程完工’任务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纪寿冕介绍说,“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0多亿元,除智慧和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处于顶层规划设计阶段外,其余14个项目均已开工。其中,物流中心、岸线整治修复及清淤、园区消防站项目已竣工中交;园区水厂项目具备供水条件,即将试生产;污水处理厂、危废处置中心、资源综合利用中心、公共管廊等项目均按计划有序推进,确保能够满足主体工程中交和投运需求。”
裕龙发展公司党委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服务的全过程,在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积极展现“裕龙作为”。
抓实“三项举措”,彰显党的领导作用。
充分发挥党委在项目建设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通过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优化公司治理提高决策质量、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底线意识等举措,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统一起来,搭建起了“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项目”的一体化工作格局,为打造标杆工程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在裕龙发展,思想政治建设是党建工作首要任务,并以此为根本遵循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寿冕举了个例子,企业通过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能力提升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有效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问题10余项。
学以致用,裕龙发展将党的创新理论及时转化为更大工作格局和更高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打造绿色低碳、安全发展、产业高端的世界级石化园区”的愿景,不断加快业务范围拓展和能力升级,目前已涵盖园区开发建设与管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及运营、生态环境保护和专业配套服务等业务板块。
突出“三个嵌入”,聚力推进项目建设。
企业坚持把党建工作嵌入项目建设主线、嵌入项目服务保障、嵌入生产运营管理,在重点任务中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党的建设和项目建设“双促进、双丰收”。
由公司党委牵头,联合10个施工一线党组织成立“1+2+N党建联盟”,即聚焦党建引领、紧紧围绕“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守牢安全环保工作底线”两条主线、组织所有参建单位及监理单位党组织加入联盟,通过主题党日联办、项目推进联动、攻坚标兵联育、红旗工地联创等活动,发挥党的政治引导力、思想引领力、社会感召力和群众组织力,将来自不同参建单位的不同利益群体“拧成一股绳”,共抓基层党建,共促项目建设。
纪寿冕介绍,企业还建立党建联系点制度,每名党委委员定点联系1-2个单位党组织,点对点开展“保姆式”服务,每周牵头开展1次由参建单位、监理单位党组织书记、项目经理参加的“攻坚沙龙”活动,组织各方围绕阶段性服务需求进行会商对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截至目前,已帮助施工单位解决手续审批、人员招聘、资金紧张等影响项目进展的各类问题37个。
坚持“两个突出”,靶向夯实智力支撑。
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从上到下、重抓骨干,主动出击、以才荐才”的队伍建设和招才引智工作思路,达到了老、中、青培养和学、培、练提能的效果,为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和运行贡献力量。
裕龙发展建立起老、中、青培养机制,形成“人才梯队”。“老”即从国内其他石化园区或石化公司返聘经验丰富的已退休专家,发挥“压舱石”作用;“中”即围绕相关行业领域35岁左右的业务骨干,通过社会化招聘的方式招引,起到中流砥柱作用;“青”即聚焦优秀毕业生,立足当下、放眼未来,通过校园招聘的方式招引一批优秀青年员工,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充足人才储备。截至目前,公司现有员工平均年龄35.2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1%,理工科专业人才115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56人、拥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专业人才63人,具有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以及环保相关工作经历的92人,为项目建设及下步生产运营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同时,企业还建立学、培、练提能机制,形成“聚能光圈”。坚持把学习教育、培训研究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与相关高校和石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定期邀请熟悉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等领域的专家教授赴公司授课,建立实施“师带徒”人才培养机制,选拔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中层干部或业务骨干担任导师,指导帮助年轻员工全方位成长,目前已有30对师徒结对。持续组织开展“裕龙发展英雄汇”学习活动,开展“争做岗位能手,争当优秀员工”专题授课、“我和我的家乡”主题宣讲、“裕龙发展、志存高远”拓展训练等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不断增强公司团队的团结力、凝聚力、向心力,在公司内部形成了“谋事干事、务实求实、专业专注、高质高效”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为项目建设和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