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全景式展现烟台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历史观教育的创新实践,6月1日至2日,烟台市委组织部、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国资委联合举办“牢记嘱托 改革奋进——国企党建和历史观教育的烟台实践”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以及凤凰网、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大众网、市融媒体中心等中央和省、市各级媒体参与活动。
胶东在线6月16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赵翰 于涵)“国丰资盛,产业共兴”,是烟台国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责任和使命。五载栉风沐雨,五载踔厉奋发。国丰集团着力打造产业园运营商、产业链集成商、产业招引服务商和产业布局赋能商,聚焦烟台“9+N”制造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为现代产业体系腾飞插上资本翅膀。
目前,国丰总资产达到3300亿元、净资产1230亿元、国有权益371亿元,持有万华化学、冰轮环境、泰和新材、张裕股份(AB股)、密封科技、民士达6家上市公司(7支股票);率先完成信用评级,成为烟台市内唯一一家获得境内双AAA、境外BBB+的国有企业。走进国丰,记者更深入地了解到“融通聚力·红耀国丰”党建品牌蕴含的意义。
融通聚力,助力重点产业链腾飞
生物医药产业率先打样,航空航天产业聚链成群,光电产业加速崛起,深海经济向海图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速……串点成线、穿珠成链、聚链成群,国丰集团所投产业如繁星散落在港城大地。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国丰集团不仅出资10亿元全资组建了烟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打造产业培育平台。还倾力打造蓝色药谷生命岛园区,构建产业承载园区。园区年内将完成90万㎡的载体建设,累计招引落地项目17个,落户了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集聚了东诚药业、骆华生物等龙头企业。由国丰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生物医药母基金,带动形成总规模500亿元的母子基金群,撬动产业项目、先进技术加快集聚。
在航空航天产业方面,国丰集团抢抓我国首次海上发射成功实施的重大历史机遇,打造了我国唯一一个海上发射技术服务港——东方航天港,从“零基础”的航空航天产业已经“蝶变”成集星箭研发、制造、发射、应用、配套、文旅为一体的中国首个百亿级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
在光电产业方面,国丰集团重点聚焦半导体领域,通过海外并购、基金引导等方式,加快产业培育布局。联手智路资本,收购全球第七大半导体封测企业新加坡联合科技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前五名的半导体封测企业。在烟台落地高端半导体封测项目超级工厂,建设全球一流的半导体封测基地及研发中心,封测工厂于今年5月分批量产。
在深海经济方面,国丰集团深耕现代海洋渔业。出资2.4亿元,与中集集团合资成立经海渔业,深入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深耕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与山东海洋集团合作,出资7.5亿元参与全球首制超大型海上油田设施一体化建设、安装和拆解装备项目——“蓝鲲号”。深耕海洋工程建设。出资8.35亿元,与中集集团合资成立烟台海洋科技集团,整合中集集团在烟台的海工资产,打造烟台市深海产业发展引领平台。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出资17.5亿元的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开工建设,首台样车成功下线。积极实施资本运作,搭建境内外红筹架构,推进宝雅汽车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顺利挂牌上市。
随着烟台国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殿欣的一一介绍,一个励志笃行、勇立潮头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担当和作为,赫然眼前。
国丰资盛,市场化运作助力产业共兴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良好的产业环境才能使好项目、好企业近悦远来。国丰集团将园区运营作为着力点、招商引资作为落脚点,组建了蓝色药谷·生命岛、东方航天港、裕龙石化等三大省市级重点产业园区,整合设立驻日、驻韩、驻港3个驻外中心和驻深、驻沪、驻京3个国内办事处,拓展资本招商、会议招商等模式,打通了创新链、资本链到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了创新成果、资本赋能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对接。
组建“内外联动”招商网络,搭建“产融合作”招商平台,创新“招投联动”招商模式,国丰在投资过程中实现产能落地,有力助推我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陈殿欣介绍,区别于其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丰集团的市场化业务是一大特色和亮点。
市场化融资。坚持把货币政策、债市变化的研究摆在融资工作的首要位置,抢抓债券发行的窗口期,累计成功发行36只债券,发行利率屡创省内国有企业新低。
市场化投资。2020年以来,先后投资Pre-IPO项目50多个,其中,博安生物项目已经于2022年实现港股上市,成为国丰集团首个上市项目;另外,轩竹生物、真实生物、智路精密电阻等11个项目已申报上市,部分项目已实现浮盈翻倍。
大宗商品贸易。2020年以来,分别与郑州瑞茂通、上海均和成立了丰瑞实业、国丰均和两家贸易公司,启动运营首个完整年度,净利润达到8400万元,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0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0多亿元,利税3亿元。
新金融业务。控股设立2个融资租赁公司、1个保理公司,参股设立2个资产管理公司,累计提供各类融资支持100余亿元,处置不良资产30余亿元,为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
红耀国丰,党建“执笔”绘就“国丰画卷”
五年来,国丰集团始终把改革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烟台国有经济中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推动万华化学、冰轮环境、泰和新材整体上市,推动密封科技成为烟台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市属国有企业,打破了烟台13年无市属企业上市的局面。创新推出“51:49”的混改新模式,引入上海均和、河南瑞茂通、香港道生集团等全国民营头部企业强强联合,合资设立3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打造金贸新贸易、新产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制定360度绩效考核和薪级评价细则,设定了28级薪级差,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制定出台德能勤绩廉考察管理办法,打造不胜任退出机制。
这一项项深刻变革,让国丰集团这个极具竞争力的新时代市属国企挺立新潮头,书写着新传奇。
国丰集团改革创新的勇气和底气何来,答案是: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五年来,国丰集团注重发挥这一优势,在抓规范强基础、建机制促提升的基础上,结合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凝练升华“融通聚力·红耀国丰”党建工作品牌,通过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全面激发贯穿于核心业务的“红色动能”,实现党建与改革发展同频共振,共生共荣。
烟台国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负责人潘刚林说:“作为国丰集团的一名党务工作者,我目睹和亲历了集团改革发展的全过程,现在回过头来思考和总结,党建切实发挥了引领作用,助推了企业发展。”
集团针对不同股权结构的企业,开展穿透式“党组织建设规范提升”,新设、调整党组织23个,按照市里“红色链长制”要求,搭建了蓝色药谷和东方航天港2个党建联盟,选聘和发展优秀党员到投融资和招商一线,策划了“融投先锋”等党建主题活动,累计实现低成本融资460亿元,引入域外资金30亿元,目前参与投资建设了烟台8个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形成了“融通聚力·红耀国丰”党建品牌。成立了国丰金贸联合党支部,开展混改企业党建样本建设,3家混改企业2022年实现贸易收入近200亿元,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企业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党务工作者是党建工作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下步,我们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的指示要求传达到位、贯彻到位、执行到位,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势。”潘刚林表示。
政治引领,把牢方向之舵。思想引领,筑牢发展之基。文化引领,扬起腾飞之翼。聚焦聚力于高质量发展,国丰集团正不断努力打造立足烟台、面向全国的有影响力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国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