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今世界,国家发展模式林林总总,但唯有经济与环境并重、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发展,才是最有价值、最可持续、最具实践意义的发展。
烟台开发区规划建设局特别推出《我和我的支部》系列报道,达人所未达,探人所未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奋斗的过程中,青春赋予他们拼搏的力量,以孜孜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开发区自然资源的青年们,正将他们的青春挥洒在这片土地上。
土地摄影师 留存土地的记忆
汪凯翔,烟台开发区规划建设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副处长,卫片执法检查、“三闲”土地处置和土地供后监管等工作,201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把自己比作‘土地摄影师’,拍下的不仅仅是照片影像,更是土地资源的记忆留存。‘土地卫片检查’对大家来说一定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土地卫片执法检查采用GIS空间信息分析、土地利用遥感等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在实地核查变化图斑及用地合法性审查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违法用地状况,将其提交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查处,进一步加强土地节约利用工作。”谈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汪凯翔嘴角忍不住上扬。

“做这一行的,爬山、下地、踩泥、趟河已经是家常便饭。”在汪凯翔的记忆里,他和同事为了采集土地数据,还有过惊心动魄“飙车”的经历,在完成蓬莱机场二期建设项目时,他和同事基本每天都去施工场地拍摄卫片,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上坡艰难,下坡惊险。从山顶拍好影像下坡的时候,汽车轮胎发生打滑,从山顶冲了下去,紧急之下踩实了刹车,互相配合着拉紧手刹,奋力拧紧方向盘,车停下来了,在距崖边半米的地方。“我和同事每每说起这次经历,都‘后怕’地冒冷汗。”土地建设的项目很多,需要不定期的去现场拍照核查,记录土地利用的情况,夏日酷暑,秋日寒风,冬日骤雪,他每天都奔波在外面,以卫星影像的形式记录着土地的变化。“近年来,这片土地不断地变化着,随着开发区经济的长足发展,这片土地的面貌也日新月异,我热爱这片土地,我亦愿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这片土地上。”

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作为国土资源系统的一份子,汪凯翔记录着开发区国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发展,坚持资源开发为民所谋,资源收益为民所用,资源利用为民所系,把资源惠民作为增进人民福祉的工作方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以人民为中心,将“实践第一、人民至上”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资源惠民利民富民。
不忘来时初心 方能扬帆再起航
万栋平,烟台开发区规划建设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负责“标准地”改革、土地招拍挂出让、党务党建等工作,201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时常反问自己作为开发区人的“初心”是什么?前辈曾与我们说过,开发区走过了37年的历程,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更不能忘记要时刻准备出发。正如开发区的后沙广场提醒着我们奋力耕耘的过往,扬帆广场提醒着我们时刻扬帆远航的未来。

“大学毕业刚来这里的时候,跟着测绘大哥们,扛着全站仪,带着监测大棱镜以及大水牛测钉,纵使烈日当头、酷暑难耐,也要画好城市的每一条线,那时我们被称为‘城市丈量师’。30年如一日,大家一起为开发区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想这也是我的初心。”测绘人只是万栋平工作多年来其中的一个身份,不断向前端走,不断开拓创新,争做斜杠青年,走在“测绘”的前端......在推动开发区“标准地”的改革中,他积极协调兄弟部门,推出烟台市首批“标准地”。“那时候的热情要‘溢出来’了,为推动项目的极速审批,为企业节约时间、节省成本,我主动帮助企业跑手续,熟悉了整个流程,感受到了改革的成果,真真正正地为实现了企业‘拿地即开工’、国土资源充分利用。”不论在哪个岗位,不论属于哪个身份,万栋平坚守着初心,始终是那个会在测绘日给学生们普及国家版图完整的“测绘人”,也是那个会在土地日和同事们上街发传单普及国土资源利用的“创新青年”。

青春,需要在奋斗和拼搏中展现其魅力,就像雨燕的力量永远展现在它搏击风雨的那一瞬间。时刻牢记着开发区人的初心和使命,以无坚不摧的勇气、充沛饱满的激情、坚定不移的步伐,努力成为烟台开发区规划建设的前行者、奋进者和努力者。
一步一脚印 丈量每一寸土地
王利华,烟台开发区规划建设局自然资源调查与地质矿产处,负责国土调查及权属调查工作,201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疫情还未消退之年里开展的“三调”工作,要与时间赛跑,需同天气博弈,“三调”之路多崎岖,每一步都为最终成果的取得奠定基础,其中艰辛与付出于每一位“三调”人都有深深的体会。一步一个脚印,调查举证,丈量着开发区的每一寸土地,王利华便是其中一人。

“三调”之路异常艰辛,他曾与同事们踏山林、穿田野,七、八月份天气炎热之时,三调项目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距离成果提交时间越来越近,工作任务也更加的繁重。长时间穿梭在乡间小道,他和同事原本白净的皮肤也变了颜色,不论晴雨寒暑,都始终走在调差取证的路上。“在调查的那段时间,每天需要步行两万步,最多的时候可以走三万步,霸占朋友圈运动排行榜几乎全是我们这群‘三调人’,尽管走得很累,但我们始终斗志昂扬。”每完善一次数据,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和同事们白天外出调查取证,晚上紧盯着屏幕熬上数个通宵,生怕放过一个错误数据而影响整个项目进度与质量。在关系到自然资源管理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和制定,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上,他时刻紧绷着那根弦。

“从小父母就教导我,要脚踏实地做事,我想我现在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反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同所有调查人一样,精益求精、日夜兼程,用自己平凡的脚步,把光荣与责任绘满祖国大地,便是他的那份初心和使命。
争做资源灯塔 引领资源发展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烟台开发区规划建设局资源支部通过“资源灯塔”支部品牌创建,引导资源支部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紧紧围绕土地确权出让、土地批后监管、卫片执法、重大项目保障等工作,通过落实各项对策措施、创新管理,不断优化土地出让程序,服务企业,稳抓项目落实,关注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