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0月25日讯(记者 吴雨昕 通讯员 张敏)赵杰,山东三嘉投资控股集团总裁,现任招远市政协常委、招远市爱心乐助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招远市第一届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招远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
2008年6月,成功获得维也纳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的赵杰,放弃留在国外的机会,选择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回国,以科技创新拉长豌豆深加工产业链,持续开拓新业务领域,不仅使公司逐渐从单一产业发展成为多产业模式并存,还引领家乡的地方特色产业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学成归国,以全球视野发展地方产业
2002年,年轻的赵杰远赴维也纳求学。彼时尽管家中企业在招远当地已经名声在外、颇具规模,但其以龙口粉丝作为单一产业的业务发展模式,让赵杰心中始终保持着一份危机感。虽然粉丝市场的表现一直很好,但终归属于小众特色食品,体量有限。从长远来看,这一地方特色行业的发展天花板较为明显。如何把企业做好、做强、做大,突破现有的“一亩三分地”,成为赵杰一直追求的目标。
因此,在国外的那几年,他在兼顾学业的同时,还花费大量时间走遍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行业展会,求知若渴地吸收着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观念。“要想深度发展就要升级技术和产品”,六年后当赵杰学成归国时,他已暗自下定了决心,并将目光锁定在了豌豆蛋白产品的研发上。
豌豆,作为龙口粉丝的原材料,一直以来被充分利用的只有其中的淀粉,而像豌豆蛋白这样的成分基本上是被作为饲料、甚至是尾废产品对待的,一部分豌豆蛋白被排放到废水废渣中,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增加了环境治理的难度。

基于此,加之此前在国外对健康产业前景的看好,赵杰率先引进了国际先进的闭环物理分离技术。该技术可以在提取豌豆淀粉的同时,对粉渣中的蛋白进行有效分离,形成豌豆分离蛋白和宠物蛋白,剩余的豆皮再加工成膳食纤维送上餐桌。如此一来,产品由以前淀粉和饲料蛋白粉增加为淀粉、分离蛋白、浓缩蛋白和膳食纤维,成功开发出豌豆蛋白在饮料冲调、运动饮料、食品添加、人造肉和高端营养蛋白等新的应用领域。
摸石过河,蹚出一条行业变革路
将豌豆蛋白从饲料级蛋白转变为食品级蛋白,赵杰走在最前沿,在粉丝行业内部掀起了一场新革命。但作为中国第一家做豌豆蛋白的企业,赵杰最初所面临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
虽然企业在粉丝行业早就做到了前列,但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也有着自己的技术门槛。对于此前国内鲜有人接触过的豌豆蛋白,大家都缺少经验,赵杰只能带领团队“摸着石头过河”,不可避免地走过很多弯路。同时,顶着别人眼中的“富二代”头衔,赵杰在心里也始终攒着一股劲儿,希望通过“二次创业”的成功赢得更多的认可。
从08年启动研发,到09年有所产出,这之后豌豆蛋白产业的发展并没有预期中的顺风顺水,刚刚走向市场时不但不赚钱,反而还会有所亏损,常常要靠主营的粉丝业务来支持在新业务上的不断投入。
最终经过三年的坚持,在赵杰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豌豆蛋白产品终于打开了市场,而他本人也算是松了一口气——翻越重山,远处的景色风光无限。在此之后,赵杰越战越勇,随着新业务的盈利,他在技术研发升级、改造上的投入也逐渐增加,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自主研发,公司获得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发明专利及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而产品的创新,大幅提高了蛋白产成品的功能性,持续开创着食品级豌豆蛋白的新市场。
如今,食用蛋白,尤其是豌豆蛋白已经从过去的“下脚料”成为现在的主营业务,其营收占到三嘉集团总营收的60%-70%。与此同时,赵杰在粉丝行业内带来的这场变革不仅使自身获益,还在招远当地带动发展出了七、八家类似的产业,使招远成为全球70%以上食用蛋白的来源地。
在赵杰的带领下,公司还与人造肉领域的首个上市公司Beyond Meat(别样肉客)达成合作,成为后者在全球最大的供货商。对方的采购负责人告诉赵杰,对于一般的供应商准入,他们通常要花费8个月时间做好充分调研和评估,而赵杰的产品只花了3个月时间就获得了准入,足见客户和市场对其产品品质的认可和信赖。

赵杰介绍,三嘉在食用蛋白的三大类市场,固体饮料、液体饮料和人造肉(植物基食物),均有不俗的表现,并且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以及对植物蛋白观念的转变,未来的发展更是潜力十足。目前企业的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特医食品和婴幼儿配方上,豌豆蛋白没有转基因、不致敏,胆固和脂肪更低,比起普通淀粉营养更丰富,将有利于打造健康饮食强本固基,助力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实业扶贫,有力双肩扛起社会责任
“我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因为我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去发展企业的。”这是赵杰在采访中反复提及的一句话。因此,当他听说烟台和巫山县对口支援和扶贫的消息时,赵杰意识到自己也可以成为那个让他人依靠、帮助更多人的坚实“肩膀”。
从仙境海岸到渝东门户,跨越千里的两座城市,因扶贫协作开启了一段跨越山海的缘分,而赵杰便是这段缘分之中的一位见证人和亲历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做就做实业扶贫!”赵杰这样想。社会责任只是一方面,如何在自己的长处和当地的市场中找到契合点,为当地百姓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路才是核心所在。带着这个问题,赵杰首先进行了充分的实地考察和市场分析。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他发现,巫山县不仅具有优质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对于当地红火的火锅文化来说,这里的粉条、凉粉等产品也拥有着十分广阔的消费市场。
2018年,为进一步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赵杰带领公司与巫山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年产6000吨粉丝粉条项目”合作协议,并成立了“重庆巫峡粉丝有限公司”。巫山是农业大县,红薯资源相丰富,但一直没有成型的产业链。公司18年建厂、19年投产,投资将近5000万元,就地取材采购当地红薯,开辟红薯粉丝生产线,推进红薯深加工。红薯淀粉做粉丝、粉条;红薯渣用来做有机肥,形成了红薯产业的完整体系,吸纳350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余人,成为了巫山规模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今年上半年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超70%,今年的产能预计到达8000吨。我们计划扩大厂区,争取2022年实现1万吨产能。”赵杰自豪地介绍着。
除了东西部对口扶贫项目之外,赵杰还在家乡当地成立了“招远市乐助企业联合会”。在国外的亲历过“被轻看”“被冷待”的酸甜苦辣,这让赵杰对他人的艰辛更容易感同身受。通过亲自对贫困学生和大病学生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情况,赵杰发动“乐助联合会”的成员们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帮扶支持,目前已经成功资助了上百名学生,帮他们渡过生活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