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0月20日讯(记者 吴雨昕 通讯员 唐晓)2000年,在滨州医学院任教的韩景田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新西兰Otago大学开展学术交流。不久后,他受到新西兰Otago大学的正式邀请,担任该校食品科学系的研究员。2010年,尽管家人都已在新西兰定居,他还是选择独自回国,继续在滨州医学院从事热爱的教育事业。
目前,韩景田在滨州医学院药学院担任教授,同时还是“天然药物制剂工程与技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主任以及“抗肿瘤靶向纳米释药系统”创新团队负责人,更是滨州医学院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主要研究领域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缓控释纳米药物传递系统。

“回家”不是回来“提条件的”
1985年,从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两年后,韩景田被正式调任到滨州医学院担任讲师。三十多年中,韩景田见证了滨州医学院从零开始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也因此对学校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2010年,从新西兰回国的他曾接到许多高校条件丰厚的邀请,但韩景田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滨州医学院——他对这里,有种“乡恋”般的情怀。这一年恰逢学校成立药学院,十分需要该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化学背景出身的他,竟然放弃自己多年以来深耕的领域,一头扎进药学的研究。韩景田说他认为,学校发展的需要就应该是个人奋斗的方向,个人没有任何理由一味地向学校、向组织提条件。
突然转变知识结构、转变研究方向,难免要经历一些阵痛。韩景田直言现在回头看看2010年到2011年那段时间自己发表的论文,题目比加宽泛,内容也写得浅显。慢慢地在摸索过程中,韩景田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逐渐确认了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缓控释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等领域的研究方向,并最终凭借不懈的努力,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80多篇(SCI收录60余篇),主持参与各级各类研究课题20余项,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烟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讲起自己转变研究方向背后的故事,韩景田用了一段朴素的比喻:“回老家时,你会要求家里给你装空调、做山珍海味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你回家不是回来提条件的。相反,你想的是家里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力所能及地去做点什么。我转变研究方向,也正是因为知道学校有这方面的需要。”跨领域科研的困难被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还好我是学化学出身的,与药学有很多相同之处,有些基础,这个‘跨界’还不算太难。”韩景田幽默地补充道。
科学研究就是“创造条件也要上”
回忆起刚到滨州医学院工作的场景,韩景田现在还是很感慨。“那时候好几个部门共用一个平房办公,出门就只有一条土路,更不用谈实验室了,大家对于‘搞科研’也没什么概念。”对于这些年来他眼中国家以及学校的变化,韩景田用“天壤之别”来形容。“想想我刚毕业的时候是什么条件,再看看现在学生的学习条件,根本没法比。现在国家对于教育领域的投入非常之大,从我们学校这些年的发展就可以看出来,各方面条件都在飞快地变好。”
带着这样的想法,韩景田回国后一手创建了“控缓释靶向纳米药物”实验室,并组建了“抗肿瘤靶向纳米释药系统”创新团队,开创了滨州医学院药学专业新的研究领域。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一朝一夕,韩景田在其中倾注了大量心血,才让实验室能够从无到有、由小变大。“搞科研就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时代发展是不可代替的,作为教师能为年轻教师创造更好的条件我很高兴,我们的年轻教师也确实在这里做出了不少成绩。”
如今的实验室各项设备齐全、研究成果丰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年轻教师提供了优越的实验条件、搭建了良好的科研平台。

教书育人是我的第一要务
“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这是韩景田在采访过程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尽管在科研领域做出了不少成就,在韩景田看来,“教书育人”依旧是他身为老师的第一要务。一直以来,韩景田承担着药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理论课授课和毕业论文指导的任务,本人也多次被评为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9名,基本每人都有一到两篇二区SCI论文,其中2人还荣获了“国家奖学金”,他也因此被评为“优秀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可以说,“教书”是韩景田的专长,但“育人”在他看来则是一项更为系统、更具难度的工作。
他认为,育人的一个前提是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起信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有一回学生让他布置小长假作业,他便让大家回家陪长辈看一部老电影,再写一篇观后感。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在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家长、他与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有学生遇到了比较重要的事情需要拿主意,他的父母说,无论如何一定要听听韩教授的意见。”韩景田笑着说。
比起成绩,他对学生更看重的是科研道德和学术诚信,他常叮嘱学生,要“允许不理想的实验结果”存在。科研没有所谓的“幸运”与“不幸运”,更没有捷径,没有实验能够一次成功,更没有实验永远不会成功,当你在实验室“泡”够时间、沉下心来,才能有所收获。“我可以自信地说,我所带出来的每一位研究生都非常优秀。”说这话时,韩景田眼中满是自豪。
“我始终认为我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教师,我相信每一位归侨心中都有着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其中不乏杰出的学者、著名的科学家等等。但更多的是像我这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做着本职工作的人。虽然每个人工作性质各异、贡献大小不同,但只要我们根植于自己的岗位,把爱国心、报国志落实在行动上,就是交给祖国和人民的最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