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关于山东校园足球改革的发布会 为何三次点赞“青岛方案”?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25-11-14 14:14:41
A+A- |举报纠错

青岛新闻网独家

刘文超

青岛,这座与足球结缘已深的城市,正以一套清晰而坚韧的体系,托举起无数个少年的绿茵梦想。

9月12日,在山东省深化青少年校园足球综合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提质增效的新闻发布会现场,“青岛”三次被提及,三次被点赞。青岛不仅以“足球城”之名被记住,更以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方案”,为全省校园足球改革树立起实实在在的标杆。

“青岛方案”,是一张覆盖全域、贯通各阶的培养网络,它蕴含三大创新支点——“631”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新型足球学校建设以及青训中心与重点体校的协同发展。它们共同织就了一张多层次、全覆盖的成长路径网,让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站在适合自己的那一片绿茵场上。

足球育人,根在因材施教。青岛的实践,关键在于不框定一条路,而是为不同孩子铺就多元赛道。系统思维之下,体系水到渠成。青岛正以足球为笔,为城市成长作答。

搭建升学“立交桥” 破解人才培养断层难题

在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中,“12岁退役”“15岁退役”现象屡见不鲜。很多有天赋的小球员到了中学阶段,因学业压力和发展前景不明而放弃足球。青岛用制度创新破解了这一难题。

青岛市在“631”试点学校实行足球特长生“单独编班”、成建制流动,525名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通过严格测试顺利升学。这项政策不是简单的特长生招生,而是一次系统性、结构化的制度创新。

青岛市连续11年在初中和高中段单列的招生计划中设置足球项目,累计招生1万余人。这体现了青岛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为足球青训提供了稳定的政策预期。2025年96人通过足球专业升入大学,仅青岛九中足球班就有11人考入同济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七成学生考入985或211院校,另有4人签约职业球队。

创新培养模式 打造专业人才“孵化器”

青岛财经职业学校获教育部批准建设新型足球学校,成为全国教育系统唯一试点,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成为一所500人规模、专门培养足球人才的新型足球学校。

这所新型足球学校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扎根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了“以教育为本,融合专业训练”的创新模式。它旨在培养既具备高水平足球技能,又拥有良好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与传统体校或俱乐部梯队不同,这种教育系统内的足球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500人规模的定位不求数量庞大,而追求"小而精、高规格"的培养质量,是针对有强烈职业发展意愿球员的“高级工匠”培养基地。

构建多层体系 夯实精英培养“金字塔”

中国足协曾经授予青岛男、女足国家级青训中心的称号,今年又命名了青岛全国足球重点体校。这是从体育系统内部对青岛青训基础和质量的高度认可。

国家级青训中心代表了中国足协认证的最高级别青训资质和能力。它拥有最佳的教练资源、训练理念和竞赛平台,核心任务是培养最高水平的青年才俊,向各级国家队和职业俱乐部一线队输送人才。

全国足球重点体校则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更侧重于在更大范围内发现和培养有潜质的苗子。它们构成了坚实的"塔身",确保了精英培养体系有广泛、优质的人才基础。这种分层、多元的精英球员孵化体系,与教育系统的资源形成互补,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生态。

足球城的育人智慧与启示

青岛的成功实践在于,它并非依靠单一措施,而是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贯通融合的生态系统:对于广大校园爱好者,有“校长杯-区长杯-市长杯”赛事体系提供展示舞台;对于有天赋和潜力的苗子,有“631”体系保障其学业和训练同步发展;对于志在走向专业或职业的精英球员,有新型足球学校提供专业化培养,有国家级青训中心和重点体校提供顶尖的竞技平台。

青岛校园足球的发展表明,当足球能让少年有梦想、人才有通道、城市有活力,它便不止于一项运动,更成为融入城市血脉的文化符号。这种从"以人为本"出发,尊重教育规律和足球人才培养规律的做法,正是青岛作为"足球城"的底蕴和创新力的集中体现,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省级发布会的三次点赞,既是对青岛校园足球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山东足球改革发展的期许。青岛的实践印证:中国足球的未来,始于校园,成于体系,终于坚持。

初审:宋佳千
复审:王大鹏
终审:殷守龙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