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0月18日讯(通讯员 杜媛媛 张建芹)近日,烟台黄渤海新区自主打造的健康科普作品,在国家级、省级权威赛事中接连传来捷报。从关注儿童肥胖预防的微电影,到聚焦青少年视力保护的图文作品,不同形式的科普内容在省、国家级比赛中获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了烟台黄渤海新区卫健领域科普创作的专业实力与创新活力。
最先“出圈”的,是一部讲述儿童肥胖预防的微电影。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局、省总工会、省科协联合主办的2025年山东省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中,区疾控中心创作的《丢失的作文——预防肥胖微电影》在全省6433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了优秀奖。作品没有采用传统科普的“说教式”表达,而是以“孩子寻找丢失的作文”为线索,将儿童肥胖的危害、预防方法等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让观众在跟着剧情揪心、释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记住健康要点,作品最终在省级比赛中获一等奖。
继微电影获得省级一等奖后,在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办的2025年学术年会健康科普作品展示大赛中,区疾控中心主编的《小吉来了——视力保卫战》,在全国1300余件参赛作品中获第三名。该作品曾在山东省第二届医学科普创作大赛中获一等奖,此次从“省赛冠军”到“国赛季军”,是对作品质量的再次肯定,印证了黄渤海新区科普创作“既接地气,又有高度”的鲜明特色。
为何新区的科普作品能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赛事中“破圈”?答案藏在对“群众需求”的深度聚焦里。一直以来,烟台黄渤海新区都将健康科普视为提升群众健康素养、筑牢公共卫生防线的重要环节。为了让专业医疗知识“走下书架、走进生活”,黄渤海新区组织各级医疗机构深入调研:家长最担心孩子的哪些健康问题?什么样的形式能让老人、孩子都看得懂?基于这些需求,他们把枯燥的医学原理转化成图文漫画、剧情微电影,既严格把控内容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又用生动的画面、鲜活的故事便于群众理解,让健康知识成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生活指南。
下一步,烟台黄渤海新区社会事业局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全区健康科普协同机制,围绕群众关心的健康话题,打造更多既有专业度又有传播力的科普作品,让健康理念更好融入百姓生活,为辖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