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山东省口岸办公室、青岛海关、济南海关、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山东海事局、山东报关协会等单位联合印发2024年山东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名单,烟台市5项案例成功入选,其中“十佳”案例2个、优秀案例3个,入选数量并列全省第一,彰显了我市在口岸营商环境优化领域的创新实力与领先水平。
此次入选“十佳”案例中的《全国率先开展含金矿砂“保税物流+物理混配”监管新模式》,实现了自贸试验区内不同税号含金矿砂的保税混配作业,将“国外矿山前移”至烟台口岸,不仅使企业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更助力烟台港成为国内保税混矿业务场景最丰富的口岸,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黄金第一市”的资源保障能力。另一项“十佳”案例《聚焦查验流程再造 研发推广客货班轮预报预检系统》,该系统构建起边检机关与船务公司、客运公司一体贯通的共享互通机制,提前抓取出入境人员信息,前置完成数据分析,预警反馈,有力催生了勤务运行机制重塑,候检时长压缩近1/4,船舶准点离港率、人员顺畅通关率大幅提高。
优秀案例中,《向“新”而动、向“质”而行 协力打造“中非海上快线”桥头堡》依托烟台港成熟的航线网络与口岸部门精准服务举措,创新打造“铝土矿-件杂货”重来重回钟摆式物流模式发展,助力烟台港件杂货业务稳居全国港口第一方阵和中国对非贸易第一口岸。《“专班赋能+关企协同”双轮驱动助力民营企业破解发展困境》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以定制化服务破解发展难题。《构建“两区三通”监管服务机制 助推化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则借鉴危险品“批次检验”等改革经验,大幅提升通关效率,为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注入动能。
近年来,烟台市立足港口枢纽优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口岸监管模式、物流通道建设、企业服务保障等领域持续突破。此次5项案例集中入选,既是对烟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成果的权威认可,更是烟台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生动实践。下一步,烟台市各有关部门将以“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为标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以企业诉求为导向,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持续研究提出更多、更新、更实的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打造口岸营商环境新高地,助推我市外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