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2025年全国帆板冠军赛开幕式在烟台市芝罘区幸福湾活力海岸举行。
该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联合主办,烟台市体育局、芝罘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芝罘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向阳街道办事处、幸福街道办事处、芝罘岛街道办事处、烟台主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烟台深蓝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航海汇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执行,赛事得到山东省体育局青岛体育训练中心的大力支持。

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副主席苏科,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副秘书长兼竞赛部部长王佳鑫,山东省体育局副局长林春,山东省体育局青岛体育训练中心主任谢长清,山东省体育局烟台体育训练中心主任杨大文,烟台市体育局局长张晓东,芝罘区委书记李良,芝罘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区长董少磊出席开幕式,共同见证这一高水平帆板赛事的启动。

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前最后一次全国性帆板专业赛事,比赛汇聚了来自福建、广西、香港等全国14个省、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22支代表队,超过200名教练员、领队和顶尖运动员齐聚芝罘区幸福湾活力海岸。124名运动员将在碧海蓝天之间角逐4个级别、13个小项的比赛项目,为全运会帆板项目全面预热。

科技赋能帆板
尽展海上速度艺术
初秋时节,幸福湾海域碧海无垠,多名运动员驾驭着科技感十足的水翼帆板破浪疾驰,尽显扬帆争流的水上“速度与激情”。

与传统帆板运动不同,这些运动员借助水翼技术,突破“驭风者”的传统定位,成为新一代“海翼骑手”。据了解,水翼帆板在达到特定速度后,会整体抬升脱离水面,大幅降低航行阻力,行进姿态如低空飞鸟般灵动,最高时速可达60公里,被誉为“海上速度的艺术”。

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们精准捕捉风与海浪的实时变化,通过调整身体倾斜角度、转移重心、判断帆面迎风角度等细微操作,控制板体姿态并高效释放水翼升力,最终将风能转化为向前突进的动力,展现出高超的运动技巧与对自然力量的精准运用。


“在海上‘跑’帆板,既考验耐力,也是对体能和技术的极致挑战。”烟台运动员王菲凡告诉记者,在高速飞行状态下,保持平衡需要远超传统帆板的神经调控与核心力量,疾风骤浪中连续数分钟的高强度操作,是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锤炼。

天然运动舞台
芝罘深耕水上运动
作为山东省帆板运动的发源地,芝罘区拥有55公里风景宜人的海岸线,诞生了首支省级帆板队,举办了首届全省帆板比赛,并建有国内最早创建的一批竞技体育学校,先后涌现出15位奥运选手,累计斩获国家级以上赛事奖牌156枚,连续五届省运会位居金牌榜首位。

作为体育之城、活力之都,芝罘区是一座天然运动舞台、文旅港湾。此次赛事的举办地幸福湾活力海岸拥有176公顷的获批优质海域及沙滩资源,配备有海上浮桥码头、应急救援设施和赛艇帆船主题专业水上运动俱乐部,构成“蓝天、碧海、金沙滩”的理想水上运动场景。继本月初全国动力冲浪板公开赛后,全国帆板冠军赛再度落地于此,充分展现出芝罘区优越的滨海资源与高水平赛事承办实力。

“通过一场赛事,认识一座城市。”近年来,烟台市芝罘区充分挖掘本地滨海资源优势,深耕水上运动领域,全力推进国家级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目的地建设。2024年以来,芝罘区赛事承办工作成效显著,先后成功举办桨板、动力冲浪板、帆板等多项国家级体育赛事。这些高水平赛事的落地,不仅持续浓厚了区域内水上运动发展氛围,更有效激发了市民全民健身热情,带动当地文旅消费实现大幅度提升。

据了解,芝罘区将继续依托优质海滨旅游资源,持续加大国家级、省级高水平水上赛事引进力度,同时积极培育具有芝罘本土特色的水上运动品牌。通过推动体育与旅游消费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力求为参赛选手留下“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美好体验与深刻记忆。
来源|芝罘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
记者|高洁 武雨茹
摄影 | 杨建民 芮海青 姜兆霞 汤志娜 台本敏
排版|孙修悦
校对|李佳杰
审核|芝罘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