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强融合 今年烟台6所市属高职院校新设专业12个

来源:胶东在线  2025-08-28 17:55:59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8月28日讯(记者 王向荣)“目前全市高校(含研究院、产学研基地)共23所,在校学生约33万人。”在28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烟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丽介绍,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推动烟台科技创新发展和教育强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高等教育扩量提质发展,烟大有了博士点

  近年来,市校双方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在校地合作共建、院校转型升格、高校培育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例如,我市先后建设投用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烟台大学八角湾校区、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烟台)。“十四五”期间,转设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新设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和烟台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我市新增3所高职院校。此外,有关驻烟高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层次,赋能我市科技创新。2024年,烟台大学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法学、数学、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标志着我市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积极推进市校交流合作,与北大、清华常交流

  我市持续深化与省内外高水平大学交流合作,在科技创新、联合培养、成果转化、招才引智等领域推动合作走深走实。近年来,我市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加强校地交流、科教融汇;与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加强战略合作,促进高校创新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的匹配融合。

  持续加强产教融合发展,组建38个产教融合共同体

  张丽介绍,高校就要提升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通过统筹高职院校优势专业群,组建了黄金精深加工、海洋工程、生物医药等产教融合共同体38个;设立订单班111个,产业学院62个,建有现代学徒制国家级试点项目2个、省级试点项目21个,建设高端化工行业等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8家,职业院校每年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达25万人次。

  强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统筹调整力度,是加强产教融合的另一举措。2024年,市教育局会同10个产业链牵头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关于优化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实施意见》,支持高职院校主动增设自动化类、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等新兴紧缺产业相关专业,加快布局与家政、养老、化工、材料等社会紧缺领域密切相关的专业。“今年,6所市属高职院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优化升级专业设置,招生专业118个,新设专业12个,停止招生专业8个,推进特色学科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张丽说道。

初审:王向荣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