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8月14日讯(通讯员 匡翼腾)8月4日晚,龙口市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健康夜市圆满收官,三天累计接待市民超过3万人次,较首届增长近万人。这场以“杏林承烟火 岐黄润之莱”为主题的中医夜市,由龙口市卫生健康局主办、龙口市中医医院承办,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生活化”理念,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和健康养生服务,引导群众学中医、用中医、懂中医,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动现场设有7大模块24个摊位,将望闻问切的严谨与市井烟火的鲜活巧妙融合,让市民在休闲中沉浸式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别样魅力。
名中医诊疗:家门口的“健康盛宴”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杨戈教授、肖月星教授,西苑医院戎光教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滕晶教授、陈宪海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院周霞教授等知名专家的诊桌前,队伍从开市排到收市。针对老年病、内科、失眠、呼吸科、代谢肥胖、甲状腺疾病、康复、心理等问题的特色诊疗区,专家们结合体质辨证,不仅开出药方,更有生活建议和防治小妙招。这些特色诊疗,让龙口市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国家级、省级优质医疗资源。
全国基层名中医药专家王丽娜、姜恒坤,烟台名老中医药专家王民基,烟台名中医药专家罗伟、刁希重,以及龙口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贾洪斌等一批中医院骨干医生的摊位前,同样排着长队,他们认真为市民把脉问诊,解疑答惑。本届夜市专家团队累计接诊2100余人次,其中65岁以上老人占比36%,儿童及青少年占比13%,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中医特色治疗体验:立竿见影的“传统魅力”
在中医护理区域,刮痧、耳穴压豆、药物罐、火龙罐、穴位贴敷、揿针、葫芦灸等项目一应俱全;针灸、浮针、颊针、推拿等特色疗法吸引了众多市民体验。青少年健康专区备受家长青睐。近视眼防治区,采用山东省中医院小儿推拿中心于娟教授首创的“四明穴”近视防治推拿手法,通过疏通头、项、眼部经络,为孩子们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脊柱侧弯防治区,康复师指导着学生做体姿矫正训练。“这样的专业指导太及时了。”陪同的家长们纷纷点赞。
据统计,特色专科诊疗区接诊2800余人次,失眠、代谢减肥、甲状腺、痛风等特色诊区备受关注。中医特色治疗体验区共接诊4300余人次,刮痧、火龙罐、三伏贴、耳穴压豆、青少年脊柱侧弯、青少年近视推拿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体验。
中药文化体验:指尖触碰的“本草智慧”
中药文化体验区,仿佛一座中医药文化宝库。中药香囊成了最受欢迎的“夜市伴手礼”。在中药画制作摊位,14岁的刘梓涵兴奋地表示:“我这是第一次用中草药作画,还学到了一些中草药知识,感觉和中国传统文化靠得特别近。”中药炮制体验区,市民亲身体验古法捣药、研磨、搓丸等抓药备药环节,感受中药加工的奇妙。中药代茶饮品尝区飘着阵阵药香,乌梅解暑汤、健脾祛湿汤、补气益血汤等,让市民在啜饮间感受“药食同源”的智慧。三天夜市,免费发放香囊3000个、8200余人次品尝代茶饮,免费发放夏季清络代茶饮3000包、阿胶膏3000余份,近200名青少年现场体验中药画的制作乐趣。
此外,现场还展示了近百种中药标本、地道中药材、中药炮制工具、药食同源产品,让市民近距离观察了解。龙口市中医医院自主研发的养生膏方,引得市民纷纷驻足品尝。灯谜互动区共设置100条中医灯谜,涵盖药材名、经典方剂、中医术语等,参与市民超过1000人次,被大家称为“很有文化味的夜市游戏”。
除了上述精彩板块,活动现场还开展了治未病养生理念健康宣教,为市民进行中医体质辨析;急救技能教学向市民展示日常急诊急救基本方法及流程;中医传统导引功法教学中,专业老师带领市民学习“八段锦”“五禽戏”,让市民在一招一式中感受中医养生的魅力。
持续三天的中医药文化盛宴,它像一座桥梁,让古老的岐黄之术走出典籍与诊室,在烟火气中焕发新生,更在每个人心中播下了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种子,让健康的智慧在生活里慢慢发酵,真正成为滋养生活的“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