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执着深耕 银针唤醒沉睡大脑 —— 记脑康复领域针灸专家钱杰

来源:胶东在线  2025-08-14 08:33:20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8月14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张同强)在脑康复医学领域,有一位与“瘫”字纠缠了45年的医者。他就是65岁的钱杰,凭借一根银针,在方寸穴位间探索大脑修复的奥秘,用四十余载的执着与深耕,为无数被“瘫”字困住的生命带去重获尊严的希望。

  一字烙印,开启四十五年探索路

  黑板上那个方正的“瘫”字,是钱杰心中一枚存了45年的深刻烙印。年少时,当老师在粉笔灰中勾勒出这个字,他第一次从象形与会意的交织里,读懂了其千钧重量——一旦与“瘫”字纠缠,人便失去吃喝拉撒的自理之力,生命尊严会如碎瓷般轰然坍塌。“日后能降服这病的人,定是对社会有大贡献的好大夫。” 老师的这句话,成了钱杰人生的罗盘。

  他后来发现,“瘫”的根源在于大脑细胞受损,导致身体协调与指挥功能丧失。而大脑这座人体最精密的“宫殿”,其修复难度不亚于在毫厘间重筑星河。可正是这份难,让钱杰一头扎进脑科医学的瀚海,一沉便是45年。

  银针为器,破解大脑修复难题

  45年间,钱杰接诊的病人数以万计。震颤的双手、僵直的躯体、模糊的言语、沉睡的意识,每一个病例都在叩问“大脑活性”。他渐渐悟得,唤醒沉睡的大脑,核心在于“刺激”,而如何刺激、用什么方法、“量”该如何拿捏,成了他日夜钻研的课题。

  探索路上,钱杰将目光投向了针灸这一祖先留下的智慧。流传千年的针灸疗法,以穴位可调、强度可控、力度可塑的特性,成为刺激大脑的天然利器。数千年的实践证明,针灸像一把精准的钥匙,能借经络与穴位撬动身体的自愈潜能。但他也深知,针灸的灵魂不只在工具,更在操刀者的技艺,医者的手感、经验与判断,直接决定着刺激的精准度与实效。

  40年握针,钱杰的指尖仿佛长了眼睛。他能于毫厘间找准穴位,凭手感调控针尖力度,更能依患者反应实时调整刺激的“量”。“中医的奥秘,不在玄虚理论,而在实实在在的‘量’。” 他常说,同样的穴位、方剂,剂量之差,可能就是无效与显效的天壤之别,针灸的刺激亦是如此,细微的力度变化、持续时长,实则是打开大脑康复之门的密码。

 

  深耕不辍,让传统疗法焕发新生

  45年的深耕,让钱杰在针灸刺激“量”的把控上独树一帜,国家授予的5项专利便是有力证明。其中,《一种具有针刺效应刺激经穴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定位与刺激一体的健脑醒神理疗帽》两项发明专利,直指脑康复领域的核心需求;《一种具有针刺效应刺激经穴的刺激触头》《一种刺激头部穴区电动杵针健脑醒神帽》等专利技术,则将针灸“刺激”原理与现代科技相融,让传统疗法焕发新生。这些专利的字里行间,写满了他对“精准刺激”的执着,也见证了他融合中医智慧与现代医学的创造性突破。

  钱杰的研究与实践早已走出诊室的方寸之地。日本富士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烟台电视台的镜头,曾一次次对准他手中的银针,记录下那些在刺激中重新站立、开口的生命奇迹。“重症颅脑损伤康复网”的网站与同名公众号,成为他分享经验、连接患者的桥梁。他微信头像的二维码里,藏着对每个“瘫”者的承诺;昵称“开发大脑,头等大事”,更直白地道出了他毕生的追求。

  从黑板上那个沉重的“瘫”字,到如今让无数患者重获尊严的银针,钱杰用45年光阴证明:真正的医者,从不由荣誉定义,而是被那份始于初心、终于坚守的执念成就。他手中的银针,刺向病痛,唤醒生命,而支撑这一切的,正是当年那个少年从“瘫”字里读懂的责任与担当。

初审:栾雪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