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8月13日讯(记者 王向荣)8月份烟台市开展12-17岁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不少家长朋友关心:儿童青少年接种如何组织?接种前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8月13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九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委指挥部疫情防治与专家组副组长、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疾控中心主任孙新河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
1. 12-17岁包括的人群。
此次接种,覆盖在烟生活、学习、工作的所有12-17岁儿童青少年(接种时需年满12周岁),含在校学生(包括小学、普通中学、大学、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学生)及非在校的适龄人群。
2. 12-17岁人群所用新冠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
目前获准在未成年人中使用的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分包装企业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分包装企业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免疫程序为2剂次,2剂接种间隔≥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
3. 12-17岁人群接种时间的具体安排。
8月份,顺序启动高中阶段(15-17岁)、初中阶段(12-14岁)人群的第一剂次接种,9月底,完成12-17岁人群第二剂次即全程接种。
4. 12-17岁人群接种的组织方法。
在校学生:在校学生按照高中(含技工学校)、初中、特殊教育学校的接种顺序有序安排,以学校或学区为单位组织。优先保障毕业班学生的接种,毕业班学生由原学校通知。各学校会通知学生接种时间和接种地点。跨区域就读的学生可就近在居住地接种。
非在校人员:可到所在社区居(村)委会、所在企业进行登记或自行预约,根据安排前往接种点接种。
5. 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非常有必要。
一方面青少年与成年人一样,也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接种疫苗产生抗体后,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儿童青少年同样是构筑免疫屏障的重点人群,而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当前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儿童青少年非常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共建免疫屏障!
6. 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是安全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公布,国药中生北京所、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开展了3-17岁人群的扩大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以上两种新冠疫苗在3-17岁人群中的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水平与成人相近,接种后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接种部位疼痛。
7. 对青少年因身体原因不能接种新冠疫苗,需要严格把握。有以下情况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1)对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经接种医务人员评估,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余情况。
8. 接种前、接种时、接种后注意事项。
接种前:
(1)需要监护人全程陪同,并携带监护人及孩子身份证件、预防接种证。佩戴好口罩,穿宽松衣物,避免空腹、劳累。
(2)监护人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健康询问和知情告知,仔细阅读并签署《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知情同意书》。
接种时:
如实告知健康状况,有没有禁忌症和过敏史。如果孩子正在接受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或抗代谢药物治疗,或近期注射过丙种球蛋白,都应主动告知医生。
接种后:
(1)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适,请及时告知工作人员。
(2)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抓挠。
(3)接种后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和瘙痒,少数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现象,无需特殊处理。这些反应一般2-3天内会自动消失。如发生持续不适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4)1周内孩子要清淡饮食,尽量少吃海鲜河鲜和其他有过敏风险的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保障充足的睡眠,咖啡、浓茶等能引起兴奋的食物不要食用。
9. 18岁以上的人群可以继续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目前18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仍在进行。接种实行预约制,请未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员随时关注当地疫苗接种信息,到居住地所属的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登记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