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超260亿!一文读懂烟台“十三五”时期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来源:胶东在线  2021-01-04 18:42:46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1月4日讯(记者 邬勇 许加薇)1月4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重点发布烟台“十三五”时期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水利投资超过26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73倍。其中2020年完成投资约70亿元,创历史新高。

  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张永安通报“十三五”时期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经过五年持续发力,全市水利工程保障供水、防抗水旱灾害能力明显提升,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到目前,全市注册登记各类水库1109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6座、小型水库1080座,总库容11.8亿立方米,各类水闸162座,农村供水铺设管路2100多公里,全市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2万亩,按计划完成“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建成烟台现代水网体系。

  超常规谋划推进老岚水库建设,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

  老岚水库工程是烟台60多年来新建的唯一一座大型水库,位于福山、牟平和栖霞三区市交汇处,控制流域面积624平方公里,总库容1.5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850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可供水量4530万立方米,概算总投资83.2亿元。

  2020年10月26日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从列入国家规划到工程开工,仅用了两年时间,完成其他大型水库开工筹备约5年的工作量,创造了全国大型水库建设的“烟台速度”。计划到2024年老岚水库建成并具备蓄水条件,届时,将在保障烟台市区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实施全域治水、系统治水,基本建成烟台现代水网

  2018-2020年开展了全域治水三年攻坚行动,大力实施节水、河库水系连通、雨洪资源利用、防灾减灾、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等6大类全域治水工程,目前230项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通过三年的全域治水,年新增供水能力4.17亿立方米,年新增节水量3300万立方米,城乡供水能力明显增强。对9座大中型、530座小型病险水库以及21座病险水闸进行除险加固;新建海堤工程6.5公里,防洪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整治河道568公里,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990平方公里,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海阳里店水库增容和栖霞向开发区调水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在应对旱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烟台市已基本建成本地水、客水、中水、海水“四水”共用的多水源供水体系,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

  实施应急调水和紧急抗旱措施,全力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从2014年10月到2017年7月,烟台市遭受连续34个月的严重干旱,城市供水形势十分严峻。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共实施6次应急调水,累计调引客水5.21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严重干旱缺水问题,避免出现居民停水,定轮用水的限水情况,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也一直处于良好状态,有力保障了城市供水安全。其中,2020年度调水期共运行304天,调引客水2.34亿立方米。经科学研判和积极争取,目前,2021年度调水工作已提前开始。

  在遭遇干旱期间,全市12支县级以上抗旱服务队、100多支乡级抗旱服务队迅速行动,发挥专业抗旱队伍和装备的快速高效优势,引领带动广大群众投入抗旱劳力145.2万人次,启动泵站1853处、机电井3.4万眼、出动各类抗旱机械设备35.1万台套,累计浇灌农田、果园626.7万亩次,保障了粮食产量处于连增态势,农村经济没有遭受大的滑坡。市县两级出动运水车辆23.8万辆,通过设立临时供水点等措施,为16.5万农村群众和3100多头大牲畜提供临时性供水服务。

  不断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有效应对台风、强降雨侵袭

  “十三五”时期,基本完成重点河段防洪治理和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特别是2019年以来,结合省、市水安全保障规划实施和全域治水攻坚行动,进一步抓好重点防灾减灾项目建设,提前完成列入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63项巩固提升工程,基本实现防洪安全隐患清零,最大限度降低了水旱灾害损失。

  在台风及强降雨影响期间,出动近万人次对所有水利工程加密巡查、监测,严格水利工程调度;强化抢险物资准备,集结12支专业应急抢险队伍、600余台套抢险机械随时待命抢险,有效抵御了“摩羯”、“温比亚”、“利奇马”等台风及强降雨侵袭。

  聚力脱贫攻坚和保障民生,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攻坚行动,累计解决216万名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同时,积极帮扶库区村和移民安置村改善饮水、灌溉条件,实施920多项扶持项目,建成“美丽、生态、宜居”示范村12个,有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从2019年底开始,以县市区为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力争到2021年规模化供水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完成投资20.55亿元,完成1893个村庄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使全市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50%以上,有力提高了我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不断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设置市县乡村四级河长4657名、湖长1549名,先后开展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深化清违整治,构建无违河湖”等专项整治行动,共核查整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涉河湖问题3400余处。建设22条美丽示范河湖,完成河流划界任务,各级河湖长和河管员累计巡河湖98.3万余次,及时发现解决突出问题,河湖管护成效明显提升。

  积极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因地制宜,以水定城,探索出特色鲜明的“一个网络、一个理念、一个链条”“三个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烟台模式”,完成大沽夹河流域海水入侵综合治理等70项试点工程建设任务,29项水生态指标全部达标,2019年5月,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为烟台增添一张靓丽的国家级城市名片。

  在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开源节流并举,进一步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将再生水和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调配范围,补充淡水资源;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市水利局机关被命名为山东省水利行业节水机关,蓬莱、龙口、海阳、莱山、牟平5个区市被水利部命名为县域节水型社会,鲁东大学、烟台职业学院被评为山东省节水型高校。

  “十四五”时期,是烟台水利改革发展的新一轮机遇期,也是水利建设的新一轮攻坚期。烟台将编制和实施好《烟台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老岚水库、城乡供水一体化、水系综合整治等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现代水网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支撑。

[ 责任编辑: 王大鹏 ]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评论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