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1月3日讯(通讯员 许洁) 近年来,烟台市芝罘区本着“城市化进程与乡村振兴齐头并进”的原则,突出中心城区优势,因居施策、分类推进,不断推动城郊居民区全面振兴。
实施产业“拉动”,加速城郊三产融合进程。坚持“棚改+产业”的理念,优先选择符合全区“六大产业”布局、保障居民区集体经济长远发展的投资主体,在南部新城抓紧推进凤翔颐养健康科技产业园、毅德蓝色半岛物联网基地、烟台医药健康综合产业园、康佳芝罘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农业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形成果品、海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畜牧等四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群。目前市级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创业载体优势,积极培育发展地域电商,二期引进了烟台十荟团电子商务等13家企业,共计3450平方米。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渔业品牌宣传,水产品抽检合格率100%,组织崆峒岛实业有限公司、芝罘岛集团、得沣海珍品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参展中国海参首届博览会,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
实施人才“推动”,强化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打造“青鸟归烟芝罘助力”青年就业启航服务项目,累计发布就业岗位1000余个。举办“青鸟归来扬帆烟台”直播招聘会(芝罘专场)2场,累计近10万人次观看,吸引优秀外出人才返乡就业。积极从社区、居民区中发掘优秀青年,3人获评烟台市“好青年”。组织“芝罘杰出英才”——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王学江申报2020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目前正进行项目评审。贯彻落实“芝罘英才”计划政策支持,帮助涉农企业引育高层次人才,协助喜旺食品柔性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燕,并协助其申报烟台市“双百人才”计划。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网点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电商培训指导,依托电商平台、网上小程序、微商等有效开展农产品网销。每年开展相关培训2场,累计培训200人次。
实施区街“联动”,持续整治提升城郊环境。芝罘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清洁城郊居民区,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扎实开展城郊居民区人居环境整治清洁行动,按城郊居民区旧居改造进程实行分类整治,将暂未启动棚改或已启动棚改但短期内难以上楼的居民区作为整治重点。日常严格落实卫生保洁制度和垃圾“日产日清”等制度,充分利用数字城管系统、行车记录仪、GPS等智能系统加强督查考核,安排16个车组每日往返清运2次,日均清运垃圾280余吨,安排2部水车每7天对垃圾箱进行一次清洗。在年度落实长效保洁经费1200余万元的基础上,拿出267万元专项用于城郊人居环境集中整治,选取重点居民区分区域、分项目进行整治提升。各街道(园区)采取“物业参与、村居自主”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物业管理,选聘物业公司、安排600多名保洁员,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管理方式,实现城郊居民区环境卫生的长效规范管理。
实施文明“发动”,多措并举倡树文明新风。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播队伍,全面推进区级文明实践中心、街道(园区)文明实践分中心以及居民区文明实践站建设,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区—街—居三级全覆盖。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总队和不同服务方向的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近万场次。加强城郊文化设施建设,目前各涉农街道(园区)都建有500平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所有城郊居民区均建有200平米以上的文化活动中心。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灯会、庙会、东口民俗文化节等民俗活动,举办“芝罘文化大课堂”、“梨园荟萃·周周唱”、“国韵笙香·月月戏相逢”、“艺苑献萃”民间文艺团队展演等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切实丰富城郊居民文化生活。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市级四德主题公园,成功举办2019年度烟台市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发布会。
实施党建“带动”,健全完善新型治理体系。把居民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列入全区基层党建考核和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抓紧抓实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只楚街道宫家岛居民区实现由落后村到典型村的蜕变。深化“头雁领航”工程实效,组织开展“四季工程·培训季”全区城郊居民区、改制公司工作专题培训班等,实现对居民区、改制公司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扎实开展“培英储优”工程,实行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和后备干部人才区级备案管理制度,目前全区有后备干部84人,已实现居均不少于3人的目标。严格落实居民区重大事务“四议三审两公开”制度,目前全区25个居民区均设置了“规范化建设公开栏”,完成《居民自治章程》和《居规民约》修订,财务全部纳入委托代理,1500余份经济合同与土地承包合同实行统一管理。
实施服务“促动”,统筹发展城乡公共服务。芝罘区全面加快城郊的保障、医疗、教育、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公共载体建设,不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严格落实城郊居民区困难群体和“三无老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将尚未参保适龄居民和失地农民及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医疗救(补)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全面实施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市区带动城郊、市区与城郊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打造覆盖区、街、居三级的“半小时公共服务就业圈”。加强和规范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城乡社区全覆盖。投入4300余万元推进“天网工程”向城郊区域延伸,建成以视频监控为主导,群防队伍配合联动的“全方位、无缝隙、动态化”的大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