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上民声 > 烟台供电 > 电力科普

漂洋过海送光明——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工作纪实

胶东在线 2022-12-28 11:23:22

  胶东在线12月28日讯(通讯员 刘虎 马学利)

  ——这里开创了山东电力海上施工队伍当年组建、当年施工的“山东速度”,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海缆业务基地。

  ——这里有一支平均年龄仅34岁的专业团队,46人的自主施工队伍,建立山东海缆运维、检修、施工全业务体系,全力服务风电海缆项目建设。

  ——这里是一个高标准、高水平建设集科研、培训、产业于一体的专业化海缆运检中心,全力打造“行业一流、国内领先”的海缆服务基地。

  为顺应国家蓝色海洋发展战略,强化海缆专业管理,2021年12月22日,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在烟台蓬莱海缆基地正式挂牌。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在开展海缆施工、海缆运维管理过程中,数字化赋能海上运检中心建设,全面实施数字化的运维模式和智能运维技术,高标准、高水平建设集科研、培训、产业于一体的专业化海缆运检中心,全力服务风电海缆项目建设,探索海上作业平台、海上新能源发电、海底电网,向海揽风,耕耘海洋,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为“绿电海上来”贡献“国网力量”。

  三级联动率先而为建立基地耕耘深海

  山东烟台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地市,海岸线909公里,海域面积占全省四分之一,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受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的支撑,烟台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与海洋牧场相融合,广袤的海面上,建起了一座又一座风机,开启山东省海上风电新纪元,成为“十四五”乃至中长期新能源开发建设主战场,布局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海上风电不断涌流量增值,环渤海区域规划海上风电装机容量3000兆瓦,风电外送海缆长度将达到约2000公里。

12091666234581975

  为做强电网支撑,助力新能源发展,尤其是海上风电项目,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提前做好全省新能源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电网枢纽平台作用,全力做强“三个支撑”,进一步加强海缆专业化管理,更好服务蓝色海洋经济发展。

  2021年,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率先而为,在山东烟台成立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组建具有施工资质的海缆分公司,成为全国第10家具有220千伏海缆施工资质和第3家具有电力总承包、承装、海工二级三资质的队伍,组建46人的自主施工队伍,全力服务风电海缆项目建设,开创了山东电力海上施工队伍当年组建、当年施工的“山东速度”,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海缆业务基地,海缆运维、检修、施工全业务体系的建立,有了承揽220千伏及以下海缆施工、运维及抢修业务的资质和能力。

  在建设过程中,烟台供电公司全面提速山东海缆运检中心建设进度。30天内完成更名、资产调拨、成立海缆分公司;45天内完成基地权证容缺办理;60天内取得全国第十家220千伏海缆施工资质和全国第三家电力总承包、承装、海工二级三资质,并成功中标半岛南3号、4号海上风电海缆施工项目;150天内自主完成全部海缆施工,助力两个海上风电项目60.3万千瓦装机全容量并网;提前一年建成海缆运检中心基地,高标准、高水平建设集科研、培训、产业于一体的专业化海缆运检中心,全力打造“行业一流、国内领先”的海缆服务基地。

  海缆高效施工配备高精端设备打造全业务

  2021年,山东半岛南3号、4号海上风电项目,发出了山东海上风电第一度风电,截至目前,已有15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进入千家万户。

  在海上风电成功转动的背后,是海缆施工人员漂泊海上数个昼夜的结果,也是海缆运检中心成立后,自主施工的第一个项目。

  从学中干,从干中学,为了尽快熟悉远海作业,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海缆敷设方案。第一根海缆敷设用了近一个周的时间,慢慢的,施工中遇到各种问题,一一被克服。从一根海缆入海,到承揽多个海缆项目施工,开启了海缆施工的序幕。

  2022年11月25日,莱州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并网,该项目是全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也创造了“蓝色能源+海上粮仓”的发展新模式。

  针对海上天气多变、风浪大、海底能见度低,阶段性天气恶劣等困难,海缆分公司施工人员分工协作,倒排工期,落实风机吊装计划、海缆排产计划、物资供应厂家生产计划和各环节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利用横道图的形式,准确把握接缆、施工、试验等时间节点,挂图作战,拼速度、抢进度,发挥专班优势,强化专业合作,在有限的施工窗口期内,昼夜施工,为项目施工按下了“加速键”,助力项目提前竣工。

  “海上施工跟陆地施工有很大的区别,潮汐、海浪、洋流、天气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了施工进度,海面风平浪静,海底暗流涌动。”海缆分公司经理赵作斌说。为确保海缆敷设质量可控在控,作业人员采用了“水下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可精确定位海缆路径,保证敷设工作顺利进行。

  “十四五”期间,山东海上风电规划了渤中、半岛北、半岛南三大海上风电片区建设,海缆分公司积极拓展中国北方长江以北地区岛屿供电、海上风电、石油平台、海洋牧场平台海缆施工、运维、抢修业务。目前,海缆分公司已承接了半岛南3、4号海上风电、烟台“耕海1号”综合能源、莱州中广核风电等多个项目,同期正在施工国电投半岛南V场、三峡潍坊等多个海上项目,探索海上作业平台、海上新能源发电、海底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等离岸电网建设海缆市场业务。

  不仅如此,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还是硬件装备上升级,配备了7艘船舶,掌握了35千伏至220千伏海缆施工技术,配备海巡船用于日常巡视,全面提升海缆施工、抢修、运维管理能力。

  一根海缆传递光明 海岛焕发蓬勃生机

  海岛的供电重头戏都在海上。长岛县151个岛屿分散在渤海深处,县域电网与烟台主电网之间的联络以及其中10个居民岛和1个驻军岛均是通过不同电压等级的海底电缆供电。10千伏以上海底电缆总长度达132.7千米,占线路总长度的45%以上。

  上世纪80年代,长岛县提出了“耕海牧渔”的发展政策,鼓励居民靠海吃海,向海洋要效益。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海产捕捞、海产品粗加工、栉孔扇贝养殖业蓬勃兴起。1982年10月,35千伏蓬长线投运。通了“长明电”的长岛县,把以科技手段发展养殖业定为发展的主基调。长岛县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小康县。

  近年来,随着各电压等级的海底电缆陆续敷设,长岛电网日趋完善。长岛因地制宜地推广海水源等供暖技术,一次性淘汰燃油公交车,建设智能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在北部岛屿建成了智能微电网群互联工程,实施了一系列清洁能源助力绿色发展的措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长岛一步步变为现实。

微信图片_20221228104200

  目前,实现全部电气化的长岛,渔家乐旅游项目日渐红火。全县有1000多家渔家乐,全部实现全电厨房,再一次引领了渔家乐的新风尚。50辆纯电动公交车奔驰在各条线路,体验着长岛的生态之旅。

  与陆地架线相比,海缆日常运维、抢修更复杂且危险。到了冬天,遇到大风大浪等恶劣天气,海缆容易出现故障。为了及时抢修,供电员工经常顶着六七级大风出海作业。衣服被风浪打湿,施工人员冷得像掉进冰窟窿。

  海缆运检中心采取先进的电缆检测设备,运用低压脉冲反射法、DSP信号处理技术、GPS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强化海底电缆故障诊断。运用监控系统,将海缆坐标输入到监控系统,就能了解全海域所有登录AIS船只始发港、到达港、途经地及航行路线。当海缆遭受过往船只破坏时,该系统将第一时间告警并能够追溯30天内的航行轨迹,海缆放外力破坏从被动变主动,大大降低了海缆受外力破坏的概率。

  海缆改变了海岛的生活。海岛的用能方式从建设火电厂到使用大网电,从使用化石能源到应用清洁能源,再到推动全域清洁供暖,电动公交全覆盖。每一次变革、每一项措施都围绕生态发展迈进。让人特别欣喜的是,长岛人走上了生态活则满盘活、电力兴则百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精研科技创新,打造智能化海缆运检体系

  海底电缆是海岛居民光明的“生命线”。“海缆基地管辖海缆回路长度320.6公里,覆盖烟台、青岛、威海海域。”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副主任孙晓光说。为了提升运维水平,海缆运检中心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辅助研判,覆盖海面、水下、海缆本体三个维度,实现对海缆运检、抢修、施工的智能立体监测。

  山东电力海缆运检基地配备海缆监控指挥中心、海缆实验室、海缆实训室等功能性用房及配套设施,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开展海缆运检、抢修、施工等综合业务的重要基地。

  “通过海缆监控指挥中心大屏,可以随时调取海缆通道水上、水下情况,雷达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3部云台摄像机配合联动,实现对长岛区域海缆通道的全覆盖,对潜在的船舶抛锚等外破威胁进行智能分析。”孙晓光说。

  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加强科技创新,以海缆运维管理、应急指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融合终端监测数据开展实时联动,通过三维建模、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辅助研判,打造出国内一流的海缆监控指挥中心,搭建“海缆监控指挥系统”,实时跟踪海域船舶动向、监测海域气象水文等信息,集合各类监测装置的实时数据,自动告警、智慧研判,辅助值班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实时指挥,在线发起业务工单,开展运检业务,全业务流程形成数字化闭环管理,实现“状态全息感知、数字全景管控、业务线上流转、政企协同联动、安全智能监控”。

  海缆监控指挥系统上线后,烟台海事局与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已联合处置无呼号、无名称船舶告警13起,平均处理时间由15分钟缩短至6分钟。

  在海缆运检过程中,为更好地实时监测海缆及通道运行状态,系统对监测装置及水下机器人等6类装备进行在线管理,在线监测装置的在线率保持在100%。水下作业机器人配备声呐和摄像头,通过侧扫声呐对海缆所处的海洋地貌进行的扫描,利用回声测深原理探测海底地貌和水下物体的设备可清晰了解海缆通道周边的地形地貌,判断海缆冲刷情况,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海缆检修或抢修工作。在恶劣天气下,人员无法下潜的情况下,水下作业机器人可以更好的代替人工,下潜到海缆故障区域,第一时间查看故障情况,有效提升了检修和巡检效率。

  目前,围绕海缆机构落地、建章立制、运检能力、施工能力四个方面建设,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全面提升海缆的全业务专业化管理水平,与多家学术机构建立创新联动合作机制,海缆智能运检体系始终处于行业前列,全面打造“行业一流、国内领先”的国网海缆业务基地,让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清洁能源走进千家万户。

初审:栾芸
复审:宋君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声明:本栏目版权归胶东在线网站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单位及个人对栏目内所有内容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民声平台使用情况意见反馈 热线电话:0535-6690002 责任编辑:孙伶姿 宋君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更多资讯请关注
网上民声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