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聚民意民智,促解“急难愁盼”
烟台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打造融媒体时代线上线下联动服务闭环模式
网聚民意民智,促解“急难愁盼”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侯伟
家住烟台市芝罘区黄务街道富鑫街12号的郝军被房屋渗水问题困扰许久,始终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前不久,他通过《网上民声》栏目发出求助,希望相关部门实地考察一下,综合安全方面,给予回复。接到求助后的芝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同黄务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及小区物业人员进行了现场查看,并确定郝军反映的问题为房屋外下水管破损导致的漏水,很快物业人员便进行了维修,漏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郝军对此连连表示感谢。

反映问题、咨询政策、反馈情况、建言献策……连日来,烟台市民不断通过广播电视台《民生热线》、胶东在线网站《网上民声》这“两条渠道”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留下了成千上万的感谢和点赞。“我觉得生活在烟台挺幸福,“两条渠道”就是一个为民服务的平台,是市民的‘贴身背心’。感谢党委政府对我们老百姓的关注关心。”一市民在情况反馈中表示。

从最初每天收到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三、四十条,到如今的二、三百条,“两条渠道”成为烟台市最大的社情民意汇聚平台之一,为党委政府及时了解基层需求、加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机关是共产党员最集中、执政骨干、权力责任最集中的地方,机关党建工作对基层、对社会、对群众都具有重要影响和导向作用。近年来,烟台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以加强作风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服务效能为目标,充分整合当地电视台、新闻门户网站等融媒体资源,以大数据推动云直播,深入实施民生热线、网上民声听取群众意见活动,针对群众诉求,突出“第一时间”、强调“最快速度”,形成“云端”收集、“线下”解决、“云端”反馈的服务闭环模式,搭建起“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全天候民生诉求“云服务”体系。
在创办《网上民声》《民生热线》《烟台民意通》等栏目的同时,烟台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还率先搭建“网络云直播间”,推出“烟台时刻”app、“烟台爆料”视频号,构筑起开展活动的融媒体阵地,现场解答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方方面面的热点民生问题,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广受群众赞誉。
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服务要求,为烟台市各部门拧紧了发条。某部门负责人曾这样说:“网上对话把我们曝光在公众面前,你回答得快不快,办事力度够不够,群众都看在眼里,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些上线部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收看节目直播,收到投诉后马上行动,节目尚未结束,工作人员便已拨通群众电话、敲响住户大门。有群众上午反映“市区部分路段慢行道与车行道高差太大,骑行不安全”问题,节目后有关部门立即到现场勘查,当天下午便修复完毕。
烟台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还在《网上民声》栏目开发红黄警示系统,对问题提出超过7或10天未答复的,由平台分别亮明黄、红灯自动预警。活动开展至今,问题答复率、及时度均超过98%。(来源:大众日报)
复审:宋君
终审:孙玲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