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上民声 > 一管到底 > 深度追踪

烟台红利市场5名添加工业染料再售卖商贩被判刑

胶东在线 2020-03-04 13:01:13

  胶东在线2月29日讯(通讯员 董士杰) 为追求利润,增加卖相,烟台5名商贩从海鲜市场批发购入小黄花鱼,“美容”染色之后再售卖,经过染色的鱼,鱼鳍发黄、鱼体鲜亮,看着非常新鲜。然而,这种看似新鲜的鱼实则潜藏着未知的危险。2月28日,芝罘区人民法院对该起“黄花鱼染色”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陈某安、张某丽、陈某、张某兵、张某可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除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外,还须支付销售价款价格十倍的赔偿金,并在主流媒体上发布警示公告,消除危险,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经审理查明,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被告人陈某安伙同被告人张某丽、陈某、张某兵、张某可在烟台市芝罘区通世居委北侧租房内,使用碱性橙Ⅱ对购进的小黄花鱼进行染色,后被告人陈某安伙同被告人张某丽、陈某、张某兵、张某可在芝罘区红利市场97号“威海陈氏海参”摊位向外销售,供人食用。2019年3月7日至3月12日,被告人陈某安伙同被告人张某丽、陈某销售染色后的小黄花鱼共计1000余斤,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7500余元,其中,被告人张某兵、张某可帮助销售600余斤,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4500余元。

  2019年3月13日,被告人陈新安伙同被告人张红丽等人,使用碱性橙Ⅱ对当日购进的小黄花鱼200余斤进行染色,准备运输到红利市场出售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被告人张某兵、张某可分别于2019年9月23日、9月20日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

  经检测,扣押的冰鲜小黄花鱼含碱性橙Ⅱ0.8mg/kg。碱性橙Ⅱ(俗称“王金黄”、“块黄”)是一种工业染料,是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被告人为谋取非法利益,使用碱性橙Ⅱ对黄花鱼进行染色后销售,损害了不特定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还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判决如下:被告人陈某安、张某丽、陈某、张某兵、张某可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至一年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至三万元不等,责令陈某安、张某丽、陈某退缴违法所得人民币7500元,五名被告人共同支付赔偿金人民币7.5万元,同时,在主流媒体上发布警示公告,消除危险,并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初审:栾芸
复审:宋君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声明:本栏目版权归胶东在线网站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单位及个人对栏目内所有内容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民声平台使用情况意见反馈 热线电话:0535-6690002 责任编辑:孙伶姿 宋君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更多资讯请关注
网上民声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