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印发《关于积极做好全市职业院校学生延期开学期间居家学习有关工作的通知》
胶东在线2月25日讯(融媒体记者 丁艳燕)为保障我市职业院校学生延期开学期间更好地居家学习、劳动和锻炼,根据省相关文件要求,结合职业院校实际,市教育局印发《关于积极做好全市职业院校学生延期开学期间居家学习有关工作的通知》,具体如下:
一、科学制定学习方案和教学计划
各区市教育局、各职业院校要充分考虑学生居家学习特点,根据学科专业情况、教学总体安排、疫情防控情况等,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制定延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方案。方案应包括学习资源、学习形式、课程搭配等。要通过多种形式征求教师、学生等对学习方案的意见建议,确保贴近师生实际,务求学习成效。
各职业院校要根据教学任务、资源建设、基础设施等情况,坚持“一校一策”原则,把思想政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作为网络教学的重点。各系部、各专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按照专业、年级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每个专业、年级、每周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要制定《网络授课教研活动方案》,教研组长作为召集人,每周组织教师进行1-2次网上集体教研活动。要科学调整和安排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原则上每天最多安排六节课,每个课时25—30分钟,两节课之间应安排20分钟的休息与调整时间,上下午各安排一次眼保健操。将疫情防护知识、心理健康教育、家务劳动、身体锻炼、中华优秀经典文章诵读等纳入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习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开展教学活动
各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作用,以学校自主开发资源和各类在线学习平台资源为依托,科学整合学校线上学习资源和国家、省专业教学资源库及精品资源在线课程等资源,同时积极对接国内知名优质在线学习平台,加强资源筛选,努力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高质量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到“线上”的实际,一般不选那些对教学环境要求较高或者需要实践加以证实的内容。
要按照“名师录课、集中讲授、共同辅导”的原则,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学和线上答疑。每个专业平行班开设的课程由优秀教师担任线上任课教师在录播室统一录制,其他老师则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资源的组织、作业的设计和批阅、教学过程同步听课及答疑等教学辅导活动。每个级部的德育课和思想政治课由教学名师在录播室统一录制,创新运用青年学生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话语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班主任要负责全班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联系和指导工作,利用班级平台群、微信群、QQ群等公共在线交流方式,督促、指导学生居家学习和健康生活。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作业等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开展在线辅导,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利用电脑、平板或手机,根据课程表安排在线学习,学校要主动协调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解决延期开学期间家庭没有网络学生上网流量问题。
三、合理安排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
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规定要求,除特殊情况外,疫情防控期间,暂停组织学生在学校、生源居住地或赴外地开展包括毕业实习、技能竞赛集训等在内的所有实习、实训、实践活动;暂停一切团体或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组织、不参加人员密集的各类活动。对目前已在外实习、暂时无法撤回的学生,要协调实习单位切实做好师生安全防护工作,并安排专人加强日常管理和预防教育,要将学生在外实习实训情况列为“日报告、零报告”的一项内容。各职业院校要认真做好参加技能大赛的准备工作,辅导教师要积极采取网上指导、模块化教学等方式,认真做好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储备,为疫情结束后的技能强化训练打好基础。
四、协同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要认真落实《烟台市教育系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预案》要求,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各职业院校要积极主动与师生和家长沟通,关注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线推送疫情防护知识和心理健康指导等学习资料,普及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知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对师生进行心理调适,防止师生产生焦虑情绪,减少师生恐慌心理。在线推送反映大国工匠、优秀劳模题材的专题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文章,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学校推荐一批优秀阅读书目供学生选择、阅读。教师要和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动员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和卫健疾控部门开展各项调查摸底工作。引导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倡导学生帮助父母做家务,做到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