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10 岁:帮助孩子初步认识挫折,培养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学会简单的应对挫折的方法,增强心理韧性,能够在较小的挫折面前保持乐观,不轻易放弃。
11 - 15 岁:引导青少年深入理解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提升他们应对各种挫折情境的能力,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使他们能够以成熟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课程内容
认识挫折
挫折是什么:通过故事、案例和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了解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考试失利、比赛输了、与朋友吵架等。帮助孩子认识到挫折并非是坏事,而是成长的机会。
挫折的类型: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将挫折分为学业挫折、人际关系挫折、家庭挫折和自我成长挫折等几类,分别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孩子明白不同类型的挫折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例如,对于 7 - 10 岁的孩子,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如在学校画画比赛没有得到奖项,来讲解学业挫折;对于 11 - 15 岁的青少年,可以结合考试不理想、与父母产生矛盾等案例,深入分析各类挫折。
面对挫折的心态
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教导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通过讲述名人克服挫折的故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让孩子明白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挫折,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取得成功。
培养乐观思维:帮助孩子学会用乐观的思维方式看待挫折,引导他们从挫折中寻找积极的一面。例如,当孩子考试没考好时,鼓励他们看到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好,从而有机会去改进和提高。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如 “说优点” 游戏,让孩子在面对挫折时学会寻找自己和事情的优点;对于青少年,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写日记等方式,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挫折带来的启示。
应对挫折的方法
情绪调节:教授孩子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肌肉、积极的自我暗示等,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沮丧。对于 7 - 10 岁的孩子,可以通过简单的儿歌、口诀等方式帮助他们记忆这些方法;对于 11 - 15 岁的青少年,可以讲解情绪调节的原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制定计划:引导孩子学会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计划来克服挫折。例如,如果孩子因为没有认真复习而考试失利,那么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安排好复习时间。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对于青少年,则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寻求帮助:教导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不要独自承受,要学会向家人、朋友、老师等寻求帮助和支持。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孩子学会如何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困难和需求,以及如何接受他人的帮助。
挫折后的成长
总结经验教训:鼓励孩子在经历挫折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可以通过写挫折日记、小组分享等方式,让孩子回顾自己的挫折经历,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
设定新目标:帮助孩子在挫折后重新设定目标,让他们明白挫折是通往成功的阶梯,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设定合理、可行的目标,并鼓励他们为实现新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