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业达医院厉明:80后呼吸守门人 托举每一次生命之息

来源:胶东在线  2025-08-19 09:16:13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8月19日讯(记者 王向荣)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烟台业达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厉明像往常一样,清晨7点来到医院开始查房。从医18年,他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精益求精的医术,托举着患者每一次呼吸。

  与死神竞速的“守门人”

  呼吸内科是生命防线的前沿。2007年毕业后厉明踏入业达医院时,呼吸内科刚独立不久:病人寥寥,床位稀疏,连呼吸机都没配上。入职刚满一年时,他在急诊科遇上一位因支气管扩张大咳血的患者,当时鲜血从患者口中喷涌而出,濒死的恐惧在患者眼中弥漫。

  当时已是深夜11点,厉明没有丝毫迟疑,迅速启用止血泵,并守在病床边紧盯出血量,一次次微调泵药剂量。直到凌晨2点,患者的咯血终于止住,呼吸渐趋平稳,他紧绷的精神才缓缓放松。这是他第一次直面如此凶险的急症,而成功挽救生命后,他也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医生”二字的重量——这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要拼尽全力托住生命的承诺。

  这场抢救成了厉明从医路上的“启蒙课”。此后,他从未停下充实自己的脚步。为了精准应对各类急危重症,他啃下一本本厚重的专业著作,把国内外呼吸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抄满笔记本;为了让抢救更从容,他在一次次实战中复盘总结,将支气管扩张、肺栓塞等急症的处置流程打磨成“肌肉记忆”;为了攻克更多呼吸难题,他带着团队钻硏微创技术,让曾经棘手的肺外周结节诊断、复杂胸腔积液病因排查有了更精准的解法。

  从第一次面对大咯血时的紧张审慎,到如今带领团队成功救治心脏骤停的82岁高龄肺栓塞患者时的沉稳果决;从最初只能处理基础病症,到如今用无痛支气管镜为老年患者快速确诊肺癌、用内科胸腔镜为年轻患者揪出肺积水根源——厉明在与死神的一次次竞速中,把自身医学知识的厚度锻造成守护生命的硬度,让“呼吸守门人”的承诺,在不断攀升的医学高度上愈发坚定。

  攀登不止的学科领路人

  厉明的成长道路如钟南山说过的一句话,“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

  从满头青丝到渐生华发,厉明也从年轻医生成长为科室主任。2023年接过呼吸内科主任的重担,他不仅将科室打造成技术过硬、敢闯敢试的学习型团队,更带领团队通过国家三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评审,让科室影响力持续攀升。如今的呼吸内科拥有2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坚实梯队,专家门诊、六大专病门诊、呼吸睡眠监测室等功能区以及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等先进设备,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家底薄”的小科室。

  成为科室“掌舵人”,厉明深谙“独木难成林”。他不仅是冲在一线的“战士”,更是点亮团队的“领路人”。针对肺部疑难病灶诊断这一临床难题,他敏锐推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和“内科胸腔镜”技术精进普及。如今,这些微创技术已成科室“常规武器”,精准破解了无数疑难杂症,为患者抢出宝贵的治疗时间。

  在他的带领下,业达医院呼吸内科不断有新突破:联合疼痛科完成首例全麻下喉罩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用超声小探头精准诊断肺外周结节,成功抢救心脏骤停的高龄肺动脉栓塞患者……一项项新技术,为患者打通了“呼吸之路”,推开了“生命之门”。

  仁心托举“生命之息”

  在厉明心中,“医生”二字,从来不只关乎技术。冰冷的器械背后,总得有颗滚烫的仁心。

  面对被病痛和未知裹挟的患者,厉明总愿意俯下身,用家常话把治疗方案讲得明明白白;面对年轻医生,他从查房到诊疗手把手带教,把经验揉进每一个病例分析里。

  这份“慢”,对应的是对家人的“亏欠”:父母怕耽误他工作,生病从不说;妻子扛起家庭重担,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而女儿的成长节点,总被他“没下班的班”“不能休的年假”悄悄错过。

  在厉明的引领下,烟台业达医院呼吸内科已成为区域呼吸疾病诊疗的中心。岁月没有改变他眼中的赤诚,时光沉淀了对生命的畏。以精湛医术为刃,以无疆大爱为盾,厉明在医院的晨曦与暮色里,守着一个承诺:生命至上,呼吸之间,重若千钧。

初审:刘文琼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