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0月22日讯(通讯员 曲慧颖)为展示新教师的教学风采,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互动交流平台,近日,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烟台学校开展了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数学教师王永春——《探索基本不等式的奥秘》
高一数学组王永春老师呈现了一节主题为《基本不等式》的汇报课。本节课以生动的教学情境、清晰的逻辑推导和高效的师生互动,充分展现了数学公式背后的思维魅力。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点突出,例题选取比较典型,以题带点,逐步引导学生总结出“基本不等式解决什么问题”和“怎么解决”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与互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设计精巧,循序渐进。王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展示机会,并针对学生共性问题进行精准点拨。学生们在实战中巩固方法,提升了解题能力,课堂学习高效而充实。

数学教师樊雪媛——《带你解锁“圆的标准方程”》
本堂课伊始,樊老师向同学们清晰地展示了本节课需要攻克的核心目标,并通过生动的讲解,将知识点从“是什么”到“怎么用”,再到“为什么”,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
课后,樊老师分享了她的教学心得,她重视学生扎实学会整个推导过程,认为只有掌握知识点本质,才会真正具备用它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生物教师王书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王老师的课堂从一个有趣的问题开始——伞藻伞帽的形状,是由伞柄决定,还是由假根决定?她通过生动的“伞藻嫁接实验”动画或图示来启发学生。王老师紧接着抛出更具深度的问题——这到底是假根中细胞质的功劳,还是细胞核的功劳?这一问,瞬间将思维引向更深层次。
本节课在“科学方法”环节,明确提出了“建构模型”这一重要方法。王老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与合作成功,高效达成学习目标。通过清晰阐述和丰富实例,学生掌握了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同时,王老师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细胞核各部分功能,并利用“当堂练习”和“总结反思”,及时地检测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思路,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内化。
青年教师是教育梦想的追梦者,也是圆梦人,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磨砺。本次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展示的平台,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