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延安正式启动。一段段与延安精神相关的故事被重新讲述:从当年冼星海在延安窑洞中创作出震撼人心的《黄河大合唱》,到“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大学毕业后一直扎根陕西佳县57载,把青春献给黄土高原……这些跨越时空的精神坐标,再次激荡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历史和实践是我们接续奋斗的启示录。作为首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延安精神是浸润中华民族血脉的红色基因。在烽火岁月中,它如“精神灯塔”,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行之路;在个人成长期,它又如“思想罗盘”,为不同时代的人校准价值坐标与奋斗方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延安精神依然熠熠生辉,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能量。
今日之中国,早已告别“一穷二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十四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接连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元大关,今年预计突破140万亿元。科技创新正引领产业变革,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船舶工业“三颗明珠”相继问世,国家级绿色工厂已达6430家……中国经济的“含新量”“含绿量”与“含金量”同步提升。《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人才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正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迈进,成为新技术孕育与落地的热土。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我们为何能取得这些成就?正是因为我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也充分说明了,始终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延安革命纪念馆内的老一辈革命家雕像
回望近代以来的奋斗历程,从“救中国”的抗争到“建设新中国”的探索,从“一五”计划的蓝图初绘到“十五五”规划的宏伟擘画,从突破“不可能”到彰显“一定能”的自信,中华大地的伟大变革始终赓续和传承着延安精神。理想信念、精神力量凝聚了人心与合力,支撑我们在逆境中开辟新局,于挑战中把握机遇,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发展是把理想蓝图变成现实图景的过程。延安精神,始终是我们攻坚克难、续写辉煌的“成功密码”。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奔赴延安,在社交平台分享“奔赴信仰之地”的感悟。他们从这里读懂延安精神,从前辈的接续奋斗中理解中国一路披荆斩棘、创造奇迹的深层逻辑。新时代新征程,“精神的灯塔”必将持续闪耀,照亮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历史新篇章。(央广网评论员 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