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专家高飞虎:一树梨花越千里,映红巫山致富路

来源:胶东在线  2025-10-06 13:00:00
A+A- |举报纠错

  秋风起,梨果香。

  在重庆巫山县金坪镇的山谷间,一片片秋月梨树枝头挂满金黄的果实,阳光洒在山坡上,仿佛点亮了整个秋天。看着这些从无到有的梨园,来自烟台莱阳的农业专家高飞虎心中充满欣慰:“这山沟沟里,也有了咱北方的梨。”

  2019年,这位扎根梨树育种30余年的技术专家从平原走向峡谷,从熟悉的故土来到陌生的他乡。七年间,他把一个外来水果品种变成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果”,让巫山秋月梨从零起步发展到近万亩规模。

  一场跨越千里的“梨缘”

  “我是烟台莱阳人,家乡是中国梨乡。”高飞虎说,2019年,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一项跨越鲁渝的农业协作任务落在了他的肩上——受烟台市选派,前往巫山县负责秋月梨种植项目。

  “那时候我50岁出头,家里人都劝我别去了,太远、太苦。”他笑着说,“但我一听是扶贫、搞果业,就决定干。干了一辈子果树,我知道,只要种对了树、管对了法,大山也能结出金果。”

  然而,现实的挑战远比想象中严峻。迎接他的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山路。“全是高山,沟沟壑壑。”回忆起第一次进山的场景,高飞虎至今记忆犹新,“坐在车上都不敢往下看,真是深不见底。”

  巫山地处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属亚热带,白天高温时能到四十多度,晚上只有二十几度,昼夜温差大。当地农户主要靠种苞谷、红薯为生,果业几乎是空白。 “种果树没人搞,也没人敢搞。”对于这位外来专家带来的新品种,农户们心中充满了疑虑和观望。

  比环境更难适应的是生活。“这边无辣不成菜。”习惯了胶东清淡口味的高飞虎,在饮食上着实吃了不少苦头。但他没有退缩,如今七年过去,他笑言早已习惯。

  就在这片土地上,高飞虎开始了他的“巫山梨梦”。

  把信心“种”进农户心里

  项目启动初期,高飞虎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气候、不是土壤,而是“人心”。“农民不信。他们以前试过种板栗、黑桃树,都失败了。”尽管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和鲁东大学的专家们实地考察后认定巫山适合种植秋月梨,但当地农户并不买账。“他们就是不干,该种苞谷种苞谷,该种红薯种红薯。”

  高飞虎只能沉下身子,从零做起。他亲自选地、规划行距、引进苗木、指导栽种,甚至连配套的农资都是从烟台带来的。“你不亲手做给他们看,他们不会信你。”

  修枝拉枝是决定秋月梨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当地人不懂,更嫌麻烦。高飞虎就一次次地亲自下地演示。有人不听劝,他也不恼,只是说:“别急,等梨树结了果,你们就知道谁说得对了。”

  事实是最好的证明。2021年,本该见到成效的果树因为农户不听劝、不拉枝而延误了一年。后来,跟着高飞虎学技术的几个“徒弟”中,翁万唐第一个尝到了甜头——当年就卖了几万块钱。消息迅速传开,农户们的态度彻底扭转,从“不信、不干”变成了“抢着学、比着干”。

  截至目前,高飞虎共举办秋月梨种植技术培训班30余期,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培训农民超过2000多人次。巫山昔日荒芜的山坡上,一排排梨树整齐成行,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树”。

  攻克高山种梨的技术难题

  在高飞虎眼中,秋月梨种植“不是粗放式的管理”,技术含量很高。为了摸索出适合巫山本地的种植管护技术,他既是指挥员,也是实验员。

  他发现,巫山的气候和土壤赋予了秋月梨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产出的梨无核、爆汁、糖分高。最特别的是,缩水后放着不会“发面”(口感变粉),这在其他产区是做不到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科学精细的管理,让巫山秋月梨“一举成名”,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但优势不等于成功。“种几年后,土壤里的微量元素、钙、磷、锌都会消耗掉。”高飞虎坚持进行土壤监测,预防木栓病等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不能等到出问题了再补救。”

  他的“科研战”往往在田间地头打响。从前三年驻扎乡政府,到后来常年泡在农户田里,他把实验室搬到了泥土之上。“我现在基本上都在农田里待着。”

  2022年,在县政府资金支持力度有限的情况下,他甚至自掏腰包20万元,用于补贴当地果业发展的配套投入。“没有科研团队和配套服务,产业就是空谈。”他深知技术支撑农业的重要性。

  七年深耕让大山结出“黄金果”

  七年的坚守,换来的不只是万亩果园,更是农户们发自内心的认可。“现在我走到哪儿,农户都会拉着我,‘高老师,别走,留下吃饭!’”这份朴实的挽留,是他最大的慰藉。

  现在,巫山的秋月梨因为品质优异,价格稳定在每斤3到4元,远高于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同类产品。高飞虎培养的“徒弟们”已经能够独立管理果园,新一代巫山果农正在成长。

  2023年,扶贫村人口1300多人,仅秋月梨一项,人均收入就达到1万多元。巫山秋月梨已覆盖金坪、官渡、三溪、庙宇等11个乡镇,总种植面积近万亩,挂果面积3500亩,预计年产量2000吨,综合产值5000万元。如今,巫山秋月梨已被列入重庆市“16个重点推进项目”之一,成为三峡库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巫山县政府更是定下目标:到2030年,全县种植规模达到3万亩。

  2023年,高飞虎被评为”感动巫山年度人物”。得知消息时,他坦言“心里都发酸,我付出了多少。”高飞虎这句话说得很轻,却很重。这背后,是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多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与深情坚守。他将自己的知识、汗水乃至情感,都深深地融入了巫山这片土地。

  七年间,他让一颗北方梨在南方高山落地生根;让一个“扶贫项目”成为富民产业。每一颗梨树的成长,都凝结着他的汗水;每一次丰收的喜悦,都混合着他的辛酸。

  从烟台莱阳到重庆巫山,从平原到峡谷,从质疑到认可,高飞虎在大山深处种下了一片“梨”想之林。而这片林子,正在结出更多甜美的果实。(胶东在线记者 孙子研)

初审:边关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