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消费向“新”而行 ——礼泉因地制宜打造消费新场景

来源:群众新闻  2025-09-12 09:35:59
A+A- |举报纠错

9月8日,游客在醴泉湖景区“泡芙营地”打卡拍照。

赏民俗、享美食、观夜景……今年,礼泉县袁家村创新打造消费新场景,变流量为经济增量。

9月3日晚,袁家村·烟霞巷沉浸式主题街区(以下简称“烟霞巷”)灯火璀璨,游客熙熙攘攘。来自西安的游客赵晓辉专门穿着汉服带家人前来打卡。

“这里的氛围太赞了。我们白天吃了关中特色小吃,晚上再到烟霞巷看节目、拍照,感觉一天都不够玩。”赵晓辉说。

今年以来,礼泉县锚定“扩销售、稳增长、惠民生”目标,以“离开城市,周末去礼泉”乡村旅游品牌为主线,在袁家村、醴泉湖、昭陵等景区因地制宜打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同步培育多元化电商主体,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进一步激发县域消费活力。

“我们以盛唐文化为主题,在3万多平方米的空间中打造了一个互动街区,复刻盛世长安。”烟霞巷负责人历清说,“游客可以身着古装,穿梭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感受盛唐气韵。”

此外,烟霞巷还将唐文化元素与现代喜剧、杂技、魔术等相结合。游客晚上走进街区,可欣赏40余场精彩演出。

“今年,我们还组织商家开展了多项促消费活动,如中高考考生住民宿享受半价优惠等。”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说,他们一边打造新场景,一边推出优惠措施,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

数据显示:上半年,袁家村旅游人数达583万人,同比增长11.8%;旅游综合收入超7亿元,同比增长13.2%。

除了消费新场景,另一种消费新模式也在袁家村火了起来。原本“藏在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凭借直播的东风走向了全国。

“这是咱村的纯红薯粉条,喜欢的朋友可以下单……”在袁家村粉条合作社店铺,工作人员正在直播售卖手工粉条。

“以前,我们只在线下售卖,游客想回购,只能打电话找我们,很不方便。”袁家村粉条合作社负责人杨欢说,为了打通“回购难”的堵点,他们把直播间搬进了粉条店。

“在直播间,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看到粉条的制作过程和游客在店里品尝酸辣粉的场景。这种直播的形式很受欢迎。”杨欢说,如今,他们每天直播4场到5场,能卖200单左右。

在礼泉,消费业态“上新”,也不断刷新游客的消费体验。

8月23日,在醴泉湖景区“泡芙营地”,来自彬州市的游客杨喜荣和老伴在搭好的露营帐篷外品茶。眼前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不时有水鸟掠过。

“秋日的礼泉,天气凉爽。这儿的湖景给人的体验感好。”杨喜荣说,他以前来醴泉湖主要是观湖景,今年听说开放露营了便来体验。

“我们景区拥有万亩水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今年,景区升级为3A级景区后,我们重点做的就是‘留客’。”景区负责人王超飞坦言,此前,景区虽有湖景优势,但业态单一,游客多是“走马观花”便离开了。

今年,他们响应市场需求,在“五一”期间,推出“泡芙营地”,最多时一天接待了近20拨露营游客。此外,景区还新增暑期夜游、湖面卡丁船项目等,让“玩”的体验感再升级。

“今年,礼泉打造‘离开城市,周末去礼泉’品牌,我明显感觉游客增多了,不仅带动了消费,还让周边村民的农产品有了更多的销路。”王超飞说,他计划整合景区资源,和县域其他景点走差异化路线,让游客玩得更尽兴。

礼泉县的消费提振,不仅是单个景区的创新,还是全县线上线下的“双线联动”。

线上,礼泉县聚焦“数字赋能”,构建起“直播+电商+物流”于一体的销售体系;依托“云上礼泉”小程序等平台,整合礼泉名优产品,让顾客可以“一站式采购”。

线下,礼泉县以文旅融合为抓手,坚持“活动引流+渠道下沉”,策划了赏花季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消费热度;走进社区、企业、机关开展“礼泉名优产品进城”等活动,让更多“礼泉好货”被消费者熟知。

“一系列举措下,礼泉县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销量大幅提升,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礼泉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从醴泉湖景区的“泡芙营地”到袁家村的互动街区,从直播间里的特产推介到物流车上的新鲜果蔬,礼泉处处涌动着消费的新活力。

礼泉县将继续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文旅农产联动”模式,做强“离开城市,周末去礼泉”乡村旅游品牌,让更多优质产品走出县域、走向全国,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群众新闻记者 琚鹏飞文/图)

初审:边关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