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聂英杰 摄影报道
9月的长岛,天高海阔,生机无限。
茫茫大海上,13座智能网箱耕海牧渔,构筑起一座座“蓝色粮仓”;海底世界里,海草床通过光合作用,高效固碳;岛屿之上,新能源公交车穿梭于修复后的青山绿廊……
从全域生态修复到深远海养殖,从零碳交通体系到海洋碳汇金融,长岛国际零碳岛正以“全球海岛保护与开发典范”的姿态,在225.57公里海岸线上绘制零碳发展的“中国样本”,让碧海蓝天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美底色。
持续进行生态治理修复
回望过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长岛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20世纪80年代,长岛依托良好的海洋生态,大力实施“耕海牧渔”战略,1992年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小康县”。进入90年代,由于海洋环境恶化、养殖密度过高等多种原因,扇贝连续多年大面积死亡,养殖产业断崖式萎缩。
历经跌宕起伏后,长岛认识到“持续发展是主题,生态保护是根本”,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
生态是长岛的最大优势,亦是最大的短板。近年来,长岛把生态保护修复作为首要任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生态保护修复,实行“山水林海城”统筹谋划、整体施策、一体推进——
坚持修复增绿“治山”,拆除陆域全部80台风机,完成10个有居民岛68.4万平方米破损山体治理,林木绿化率达到60%;
坚持进退有序“治海”,全面推行“湾长制”,高水平建设美丽海湾,腾退近海养殖1.8万亩,升级建设1个中心污水处理厂、40个分布式地埋污水处理站,实现了全域污水达标排放,长岛近岸海水优良率常年保持100%;
坚持加减并举“治岸”,累计拆除岸线育保苗场86万平方米,修复岸线89公里,常态化开展“净滩行动”,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由38%提升到87.7%;
坚持控源减排“治城”,积极创建“无废岛屿”,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完成城市公交、旅游公交新能源全替代,实施岛外车辆“禁入”、岛内车辆“控牌”,利用空气能供热技术实现城区新能源供暖全覆盖,渔村供暖煤改电比例达到79%。长岛南北长山岛群、大黑山岛、砣矶岛获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庙岛诸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经过持续的生态治理修复,长岛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多年未见的大叶藻等藻类在海岸丛生,白江豚、鲸鱼等高级海洋生物频频出现,北海狮、黑天鹅首次出现,长岛境内发现的鸟类种类已占全国鸟类种类的24.2%。2019年,长岛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加快产业化生态转型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长岛坚持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深度经略海洋中促转型,在用好生态禀赋中强动能,在传承历史文化中增优势,加快产业生态化转型。
整合“海、岛、山”元素,做精“生态游”。长岛精心打造海岸休闲、海上环游、渔家风情、夜间经济等旅游组团,开展全域旅游提质升级,获批全国首个海上3A级景区和大黑山岛4A级景区,加快创建长岛5A级旅游景区;实施“渔家乐·民宿”改造提升行动,5A级民宿数量居全省县域首位,成功举办全国海钓邀请赛、环岛马拉松等赛事,“过夜游”比例由45%提高到75.5%,游客人均消费由1000元提升到1300元,旅游从业人员超过全区总人口的1/3。
加强“海上粮仓”建设,耕好“生态海”。长岛深远海养殖持续突破,获批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落地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试点项目,省级以上海洋牧场达到14处,占烟台市30%,形成了海洋牧场建设“全国看山东、山东看烟台、烟台看长岛”的格局。扇贝、牡蛎、海带以及海参、鲍鱼、海胆等传统养殖不断提质增效,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和市场青睐。2024年长岛水产品产量43万吨,占烟台市22.3%;实现渔业产值99.28亿元,占烟台市26.6%。
发掘“生态产品”价值,念好“碳汇经”。长岛创新推出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全省首笔“海洋牧场物联网贷”、全市首笔“海带碳汇贷”“个人海水双贝类养殖碳汇贷”,生态价值加快转化为经济价值。
海岛生态发展不断创新
面向未来,长岛把体制创新作为立身之本,自觉扛起为全国全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探索新路的重大责任,全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长岛高标准启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邀请相关研究机构赋智赋力,编制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方案、规划、生态产品开发目录和GEP核算实施方案等,形成了海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综合解决方案。
零碳是长岛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的鲜明底色。自2021年启动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以来,长岛从发展蓝碳经济抓起,布设了山东首台波浪能发电装置,大黑山岛被认证为全国首个负碳超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负碳海岛”。2023年,长岛国际零碳岛规划研究成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发布,引发国际热议。
在生态领域改革方面,长岛正在全力创建全国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海洋生态文明长岛论坛,成功创建全国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标准化示范区,制定海洋生态文明标准1000多项;长岛形成了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核心的生态经济新模式,真正探索出具有海岛特色的海洋型、国家公园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把良好生态转化为发展动能,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长岛碧海青山“好颜值”向金山银山“好价值”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