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4月29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在全球疾病的版图上,肝癌如同一个悄无声息的“潜伏者”,正以惊人的速度威胁着人类健康。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癌症发病1997.6万,其中肝癌发病86.6万。我国肝癌发病率为36.8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42.5%,是肝癌高发地区,形势不容乐观。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堪称“人体化工厂”,承担着代谢、解毒、合成、分泌等重要功能。从分解摄入的酒精和药物,到合成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再到储存营养物质,肝脏一刻不停地运转着。烟台毓璜顶医院介入放射科副主任孙博琳介绍,当肝脏细胞因炎症反复刺激发生异常增生,不受控制地分裂时,肝癌便悄然形成。它就像隐藏在身体内部的“定时炸弹”,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患者察觉不适时,病情可能已发展到中晚期。
肝癌并非无差别攻击,一些人群更易被其“盯上”。长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患者,病毒会持续损伤肝脏细胞,增加癌变风险;患有肝硬化的人,肝脏组织已发生纤维化,癌变概率大幅提升;酗酒者的肝脏长期承受酒精的毒害,肝细胞反复受损修复,也容易诱发癌变;此外,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如发霉的花生、玉米,以及有肝癌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同样属于高危群体。
由于肝癌早期症状隐匿,很多患者会忽视身体发出的“警报”。等到出现肝区疼痛、腹部肿块、消瘦乏力、黄疸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多种诊断手段为早期发现肝癌提供了可能。孙博琳介绍,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是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筛查方法,结合超声检查,能发现直径较小的肝脏肿瘤;CT和 MRI等影像学检查,则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帮助医生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在与肝癌的对抗中,现代医学拥有多种“武器”。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及消融治疗是首选方法,完整切除或消融肿瘤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对于无法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可通过封堵肿瘤血管,切断其营养供应,“饿死”肿瘤,部分患者也可达到根治效果;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靶向药物能够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进而降低肝癌发生风险的有效措施;积极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甲胎蛋白等检查,能及时掌握肝脏健康状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至关重要,戒酒、均衡饮食、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坚持适量运动,都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守护肝脏健康。
孙博琳提醒,肝癌虽被称为 “沉默的杀手”,但只要我们提高认知,关注肝脏健康,重视早期筛查,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即便不幸患病,也不必绝望,现代医学的进步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生存的希望。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向肝癌宣战,守护生命的“化工厂”。
扫描二维码回看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