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4月17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 李浩南)17日,在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烟台市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耿鲁平就“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开展的相关工作及成效作出详细解答。

耿鲁平表示,烟台市聚焦“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高标准组织各类规划编研项目300余项,为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精准引导。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得省政府批复,中心城区8个区分区规划全面完成,启动编制镇街国土空间总体规划89个,城市交通、市政、教育等41个专项规划全部纳入管理。
在矿产资源整体保护和修复能力方面,烟台市首次全面摸清地质结构、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等要素,绘制了首幅详尽精准的“地下蓝图”,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布局、重大工程立项及建设提供地质支撑。2024年度建设完成了绿色矿山13家,建成总数达到27家,以夏甸金矿、三山岛金矿为代表的绿色矿山建设典型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成功争取黄渤海海岸带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入选国家示范项目,作为全国首个“陆海统筹”矿山修复示范工程,将通过地形整治、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面积,提升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汇能力,筑牢黄渤海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
此外,莱山区界牌北1号地块完成全省首例附带生态价的土地挂牌出让,体现“生态有价”的理念和价值导向,为全国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烟台样本”,推动生态价值从“隐性红利”变为“显性资产”,助力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