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4月17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 李浩南)17日,记者在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烟台市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月,烟台正式发布《烟台市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出“实施八大行动绘就八美图景”,明确到2027年,美丽烟台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中国北方最美生态城市建设形成可感可知的优势,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示范标杆;到2035年,美丽烟台基本建成,烟台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北方形成显著优势;展望本世纪中叶,美丽烟台全面建成,中国北方最美生态城市全方位呈现。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德胜介绍,《行动方案》是落实国家和山东省美丽建设部署的具体实践,涵盖绿色低碳发展、环境质量提升、现代海洋示范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八大行动。《行动方案》根据烟台特色增加现代海洋建设示范行动,凸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亮点。纵深推进美丽烟台建设,科学设置了37项建设指标、58项重点任务以及42项重点项目,为烟台市早日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厚植绿色底蕴。继续打造有影响力的美丽烟台建设城市品牌,充分挖掘烟台市现有的、拟打造的以及有打造潜力的美丽建设示范最美典型,提出与全球城市同台竞争、在中国北方领先垂范、在山东率先引领的目标任务,充分彰显烟台市美丽特质。
烟台市在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朝晖表示,烟台在清洁能源领域实现“六个第一”:发出山东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和全球深远海漂浮式海上光伏第一度电,建成全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实验项目,形成山东第一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700万千瓦,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当前,烟台正在实施总投资7000亿元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千万吨级LNG基地以及3个区域性独立储能中心,到2035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6000万千瓦,届时年可生产清洁电力2900亿度。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丰硕,烟台四十里湾、龙口岸段入选第二批省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增至42条。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山东昆嵛山站、山东银莲花养护观测站正式揭牌,长岛综试区重现白江豚、鲸鱼等珍稀海洋生物,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此外,新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处,总数达到22处,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福山大樱桃、栖霞苹果等24个国家级地理标志商标成为生态价值转化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