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2月30日讯(记者 王向荣 摄影 李刚)《烟台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在12月30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工委主任郑玉堂就条例制定的有关情况和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也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赛道和战略支撑。只有牢牢抓住数字技术变革机遇,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才能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生态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愈加突出。加快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数字经济地方性法规,是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数字经济发展决策部署的烟台担当,必将为推动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从今年5月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提请审议《烟台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的法规案以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二十一次会议对条例草案先后进行了两次审议,对条例进行了多次修改,经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统一审议,按程序提请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11月2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经审查,决定批准《烟台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市人大常委会于11月21日发布公告予以公布,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共十章六十二条,重点在以下方面作出规定:
一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重要着力点。明确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总体布局,支持新型智能装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数据要素等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促进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融合发展,提升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发展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数字文旅、数字教育、数字养老等。
二是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化。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条例》从数据资源管理、数据资源确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资源交易、数据资源市场化利用等五个方面,对数据要素的系列技术和经济活动予以规范。
三是提高数字治理化,建立服务推进体系。明确城市治理数字化总体要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政务服务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和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公平。从组建服务推进机构、培育数字化服务商、设立首席信息官、建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标准制定方面完善数字经济服务推进体系,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四是保障数据安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明确数据安全保护要求,提出完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明确数字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有关要求,重点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等,支持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
五是激励和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的综合措施。明确应当安排资金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在人才招引、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