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2月6日讯(记者 王向荣 摄影 李刚)“结合实际业务需求,筛选评估并确定了180项核心业务职责纳入工作围栏,围栏外的任务无法直接下达至镇街,避免了上级部门任意摊派的情况。”烟台黄渤海新区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刘学科说道。
在推广使用镇街综合数据平台中,黄渤海新区积极探索创新,用好基础功能的同时,最大化挖掘平台潜能。在确定了180项核心业务职责纳入工作围栏的同时,黄渤海新区通过重新梳理工作流程,进一步强化了线上协同,减少了基层人员重复劳动,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通过数据整合推送问题线索,基层服务提质增效。
平台将分散的居民信息整合到统一系统,网格员可以通过标签功能快速查询和分类数据,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例如,残疾人、低保、特困群体等信息精准分类,可以快速识别重点关注对象,每逢大雪、暴雨等恶劣天气时,网格员可以点对点提供服务。平台对接了民政、医保等部门系统,自动比对高龄补贴、医保扩面等政策信息,大大减少了人工核对的工作量,基层服务也由传统的“窗口办理”模式向“主动发现”转变。目前,通过平台全区已为8.5万老年人、6703名残疾人和1476名低保人员提供精准走访服务,累计发放高龄补贴1.1万人次、救助经济困难人群309人。
通过电子证照共享“无证明”便利,智能化实现“少跑腿”。
新区依托平台实现了电子证照下沉基层,简化了居民办理业务、提交材料等繁琐手续。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结婚证等常用证照,均可通过电子证照功能查询使用,办理时无需纸质证明材料,避免了繁琐的审核和提交环节。例如,在办理房屋租赁备案时,即使无法提供房产证明,也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电子证照完成业务办理。这项功能确保了核验准确性,简化办事流程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群众享受到了数字化时代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刘学科表示,下步,黄渤海新区将深入践行“镇街工作法”,拓宽放大平台效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依托平台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切实提升政务、民生、治理、应急响应等领域的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以数字化转型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