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7月11日讯(记者 张婕 许佳琪)既有养殖和科研功能,还能实现海上旅游观光、住宿餐饮、研学、会议、婚宴、水上运动……7月10日,“改革风帆劲 万亿征新程”烟台改革·媒体行集中采访活动走进莱山区“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以下简称“耕海1号”),记者随采访团实地体验“耕海”魅力、感受发展成效。
“耕海1号”是全国首制装备休闲型海洋牧场综合体,总投资4.2亿元,一期于2020年7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二期于2023年4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从高处俯瞰,“耕海1号”犹如一串精美的项链镶嵌在蔚蓝大海之上,从渔人码头乘船一路东行,不到一刻钟即可抵达。这片海域过去主要是渔民出海打鱼、近海养殖的渔业产区,养殖有扇贝、海虹、海蛎等,近几年烟台市政府退筏还海,修复海岸,努力改善海岸环境,让四十里湾变得越来越漂亮,这段沿海路线也被称作“最美海岸线”,是游客到烟台观光旅游的必经之路。

改革创新赋能 破解新业态难题
作为一种新业态,“耕海1号”在立项、建设、融资、运营等各个环节面临着诸多第一次。
莱山区勇于担当作为、积极服务企业,助推“耕海1号”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项目。积极对接市行政审批、海事、自然资源等部门,全力缩短海域使用证、准建批复、航线等相关手续办理周期,累计为项目办理用海审批303.17公顷,2次“容缺办理”变更用海审批。
由于“耕海1号”与传统意义的海洋牧场和船舶等均有所不同,其海上住宿等业态运营所需的各项证件办理尚无成功经验借鉴,莱山区先试先行,协调企业、公安、海警三方办出了全国第一份应用于海上住宿的《特种行业许可证》。联合海洋渔业、市场监管、卫健等15个部门,“一对一”指导企业完善审核材料,突破陆地监管范围限制,先后完成8项营运证照办理,全力保障海洋牧场按时开业运营。
先行先试,开拓新程。“耕海1号”先后入选国家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项目、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装备型海洋牧场建设“山东标准”唯一试点项目,获评中国国际海洋牧场大会最佳创新奖,为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探索了有益经验。

智慧创意并存 开创海洋牧场新模式
智慧、高效,兼具创意,“耕海1号”集渔业养殖、科研教育、观光旅游为一体,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巧妙结合,开创海洋牧场发展新模式。
“耕海1号”一期由3个大小相同的直径40米圆形子网箱旋转组合而成,构成直径80米的“海上花”概念,每个子网箱养殖体积1万立方;二期养殖网箱体积40万立方。
智慧、高效源自引入自动化技术。“耕海1号”采用自动投饵、环境监测、鱼类行为监控等先进养殖装备设施,实现对水质环境及水质监测数据收集传输,实时测定海水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参数,根据风向、海水流动等调整投喂时间、投喂数量、投饵位置,精细化全过程管控鱼类生长情况。“每年可养殖斑石鲷、许氏平鲉、绿鳍马面鲀等优质海水鱼类20万尾,年产约15万公斤,我们还同步投放了人工礁石,对海参、贝类等海洋资源进行养殖,年产海参3万公斤。”山东海洋集团烟台耕海运营公司总经理靳海峰介绍说。
在“蓝色粮仓”之外,“耕海1号”还融合打造了多元休闲“体验海港”。“我们在800米海钓长廊,设有休闲垂钓位置260个,可开展慢跑、晨练、观赏日出等活动;在养殖网箱,可开展生态采摘活动,让游客零距离体验渔牧生活;在海洋渔业科普展厅,可通过VR、AR、裸眼3D、5D等技术设备,让游客身临其境模拟乘坐‘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探索海底世界。”靳海峰告诉记者。
“耕海1号”还是景点串联的“中转旅站”。以其为中转核心,配建3个轮船靠泊码头、2个直升机停机坪,串联起养马岛、崆峒岛、蓬莱阁等精品旅游景点,集群崛起集生产、观光、垂钓、餐饮、娱乐、文化、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滨海休闲度假区。

织密监管网络 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为适应现代渔业发展要求,莱山区积极探索海洋牧场平台运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从平台建设单位、运营单位、行业监管部门三方责任入手,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同步创新建立了“耕海1号”安全管理制度、海洋牧场工作专班、16个领域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营。
对养殖船设立包保责任人和渔业协管员,加强信息联络、管理,进行编队生产;停泊点管理员对渔船开展出海前登记、检查,确保船舶设备配备齐全、救生衣穿着规范、证书证件持有等,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派出专门人员驻守,做好游客全过程安全监控。每月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制度建设、工作人员安全培训档案、晨会制度、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等事项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出海、规范生产、平安返航。
协调气象部门,在平台布设气象监测站,依托平台5G基站,安装海洋气象信息预报系统,设置水下机器人和水面巡逻艇,实时立体监测海面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气象数据,为项目提供定制化气象观测及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实现生态环境全天候“可观、可测、可控、可预警”。
同时,搭载安全管理系统,实现落水识别报警、红外摄像热成像、无人值守等安全保护功能,有效提升安全规范化运营水平。
在没有路的地方蹚出一条新路,在没有先例的领域率先做出成功案例,莱山区以改革驱动发展,向新而行。
“莱山区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大力培育和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在莱山区四十里湾海域,建成全国首制装备休闲型海洋牧场‘耕海1号’,该项目成功实现了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开创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发展新模式,为全国海洋牧场绿色、低碳、融合发展创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莱山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文明表示。
今年恰逢莱山区建区三十周年,三十年来,莱山经济质量大步提升。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莱山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