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4月17日讯(记者 贾楚航 李刚 实习生 王钰蒙)近年来烟台葡萄酒产区捷报频传,先后荣获“年度杰出中国葡萄酒产区”“全球新兴最具潜力优质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等称号,并获得2025第二届全球葡萄酒旅游峰会举办城市资格。在4月17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烟台市葡萄酒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协主席、葡萄酒产业链链长于永信认为,烟台葡萄酒产区在国际交流中呈现四个“核心竞争优势”。

传统基因优势——烟台产区国际化起步早,产业基因优越
“国际化”是烟台葡萄酒产业最鲜明的底色。1896年,张裕公司聘请奥匈帝国世袭男爵巴保为首任酿酒师。1897年,从欧洲大规模引进124个酿酒葡萄品种共64万株葡萄苗木到烟台,并与烟台本地的山葡萄嫁接,培育出适合烟台风土的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同时,积极购置国外的酿酒设备,大力推行现代酿酒技术。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烟台张裕可雅白兰地、红玫瑰葡萄酒、琼瑶浆和雷司令白葡萄酒分别获得甲等大奖章、金牌奖章和最优等奖状,这是中国葡萄酒首次登上国际舞台,由此也拉开了烟台乃至中国葡萄酒国际化发展的序幕。
自身发展优势——深厚的底蕴和发展优势是烟台葡萄酒产业最大的底气
作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祥地,中国第一瓶葡萄酒和第一瓶白兰地都诞生在烟台。如今,烟台已经成为国内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效益最好、产业链最完备的葡萄酒产区。全市共有葡萄酒生产企业204家,知名酒庄63个,产业链配套企业250多家。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规上企业产量占全国的44%,营收、利润等关键指标连续多年领跑全国。张裕公司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四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同时,随着全产业链的构建,烟台葡萄酒产业逐步展现出丰富多元、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风土品质优势——品质是烟台葡萄酒产业最厚重的基石
烟台坐落于神奇的北纬37度,仙境海岸的美誉,得天独厚的风土,百年产业的根基,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孕育出了醇香优雅、风格独特的烟台葡萄酒。正如拉菲集团老董事长罗斯柴尔德男爵所说:“把瓏岱酒庄选址在烟台,至今我没有过一秒钟的后悔,我相信瓏岱在烟台一定能酿出媲美拉菲的美酒。”
近年来,烟台产区在苗木引进、研发和栽培环节,不断创新研究,强化种质资源创新,葡萄酒品质稳步提升、特色日益鲜明。近三年,烟台产区在国内外知名大赛上累计荣获505项大奖,年均168项,张裕、长城、君顶、安诺、龙亭等酒庄在德国柏林大赛、布鲁塞尔大奖赛、国际烈酒葡萄酒大赛等赛事中屡屡斩获最高奖项,不断提升着烟台葡萄酒在国际国内的声誉和影响力。

城市环境优势——政策支撑是烟台葡萄酒产业的“源头活水”
近年来,烟台市高度重视葡萄酒产业发展,将葡萄酒列为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加强顶层设计,凝心聚力突破,设立了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真金实银地推动产业发展。
同时,烟台作为新晋万亿之城,发展基础坚实,市场规模巨大,交通区位优越,科教资源富集,近10亿元的本土消费额和约10万人的葡萄酒各链条从业者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产区发展内生动力充沛、前景可期。这种城市环境与政策扶持的双重优势让烟台更加从容地接轨国际、对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