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春耕:精准精量精致,莱阳千亩小麦“喝”上一体水肥

来源:胶东在线  2024-04-10 08:43:00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4月9日讯(记者 王向荣 刘菲 摄影 李刚 通讯员 王凌云)春风送暖,“起身”返青的麦苗正铆足了劲生长,进军拔节期。9日上午,在烟台莱阳团旺镇,一块连方成片的千亩麦田正在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根据现在的苗情,还有长势,再通过滴灌浇上灌浆水,今年这个地块的小麦啊,亩产达到五六百公斤没有问题。”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莱阳市团旺信北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信北对此很有信心。

  前年100亩,去年400亩,今年1100亩,敢于尝鲜的丁信北被麦田水肥一体化的效果所折服,也坚定了使用水肥一体化的决心。“今年是第三年用,第一年我们上了100多亩,铺在东南那个地块上,当年小麦的产量非常好,亩产达到了700公斤。去年我们铺设了大概是400多亩,亩产量都超过了500公斤,今年我们这个地块是1100亩,全部铺设上水肥一体化管子。”虽然这块地土壤较薄,地力不太好,但他对产量十分乐观,后续还想在其它地块使用水肥一体化管理。

  正在麦田里巡检水肥一体化设施的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廷利,是丁信北用上水肥一体化的技术推手。“前些年过来跟合作社理事长丁信北交流时,他说现在浇水是个头疼的事。一个是水源不足,再一个是浇水的方式,轮灌周期非常长,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我就给他推荐用水肥一体化。”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丁信北的小麦田成功建立农技推广基地,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引入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通过精准控制水分和养分的供应,精量使用肥料,精致管理,实现小麦的高产高效。

  省工、省水、增产,是丁信北用上水肥一体化的切身感受。以前这个地块浇灌水得用30多个工,现在基本上有十几个工就够了。以前浇水是大水漫灌,基本上每亩地得用50多方水,现在通过滴灌,每亩地只用到25到30方水,几乎能省一半儿水。滴灌对产量的提高有明显作用,“以前就能浇一水,第二水是最关键的一水,就是小麦灌浆水,因为小麦长高了以后设备进不来了,就没法浇。现在不仅能浇上了,还能施上水溶肥,产量基本上能提高100多公斤。”丁信北说道。

  临近中午,西边铺好管道的麦田已开始滴灌,甘甜的水慢慢滴到田里,为麦苗输送着活力,金黄的收获正加速走来。

初审:宋君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