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4月2日讯(记者 邬勇 刘菲)大樱桃年产量3.1万吨、产值达6.6亿元,苹果年产量22万吨、产值达11亿元,新增老龄果园改造、设施栽培5000亩,大樱桃高质量提升等14个项目成功入选全市果业高质量发展名单,福山大樱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24.6亿元,蝉联中国大樱桃县域第一品牌……2023年,烟台市福山区“苹果+樱桃”产业交上喜人“答卷”。乡村振兴,关键要发展乡村生产力。福山区坚持大樱桃、苹果“双轮驱动”,积极发展食用菌、葡萄等特色农产品,让更多“福字号”农产品叫响全省全国。
下步,福山区围绕“品种繁育、老劣果园改造、设施栽培”等方面持续发力。品种繁育方面,依托张格庄大樱桃全产业链发展聚集带,6月底前完成大樱桃品种研发中心组培实验室、种质资源圃建设,研究培植适合福山自然环境生长的优良品种苗木,搞好美早、萨米脱等优质品种繁育,适当推广俄8、佳红等新兴品种,做到结构合理、品质优化、效益提升。老劣果园改造方面,对效益尚可的老残果园,采取去大枝、土壤改良的形式予以提升;对产出效益低下的伐掉重栽;对10年生以下的品种杂劣树进行高接换头,确保年内改造老劣果园2000亩以上,2025年年底优质果园面积达到60%以上。设施栽培方面,用好用活“果香贷”金融贷款,大力推广大樱桃设施栽培和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南庄、姜家、车家大樱桃现代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大樱桃规模化种植示范园,年内新增大樱桃设施栽培面积1500亩以上。
苹果产业下步要突出抓好“一个关键”“两个重点”。“一个关键”即通过全方位的包装、宣传、推介,打响臧家庄镇“中国富士苹果第一镇”和门楼绍瑞口青香蕉苹果品牌。“两个重点”即老龄果园改造和示范园建设,持续推广烟富0、神富6等高端新品种,年内完成老劣果园改造1000亩以上;以打造“现代化苹果园”为目标,支持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流转散户果园,稳步扩大种植规模,打造一批规模化苹果种植示范园。
福山是“大樱桃发源地”“春果第一枝”,“中国富士苹果第一镇”“青香蕉老品种苹果”,有故事可讲、有内容可挖掘。2024年,福山区目标清晰,稳步推进。福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余彬如是介绍:“加大对福山大樱桃、苹果、权家山香椿、老官庄小米、西埠庄山药、仉村孙萝卜等特色农产品的推介,年底前,全区绿色、有机产品认定数量突破85个,带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3亿元,推动‘福字号’农产品变成国内‘紧俏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