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3月18日讯(记者 王向荣 李刚)“眼是草鸡蛋,手是英雄汉。”龙口新农人朱晓萍常说这样一句话。从城市回归农村,她是村妇女主任、保险经理人,还是葡萄园主。双肩担三角,风风火火的她每样都干得风生水起,被称为“小铁人”。
朱晓萍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老书记推举她竞选村妇女主任,虽然平日忙于上班在村里认识的少,但她的孝行村民早有所闻,初次竞选她就高票当选。她是个要强的人,当选了村妇女主任,就要担起这份责任,遇到开会,一到点她就请假放下车间主任的工作走了。两头不能兼顾,久而久之她就自动请辞,彻底回到农村。

朱晓萍能当上车间主任,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强,回到农村后,闲暇时她总想干点事情,也好增加收入养家糊口。当听到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前景不错,她想到婆婆家有两亩多地,玉米和花生轮流种,一年收不了几个钱,就去商量改种葡萄。从丈夫到娘家妈妈、婆家妈妈都反对,从没种过地的朱晓萍没有放弃,交涉了挺长时间,终于婆家妈妈同意她种葡萄了,但不同意扣大棚。2020年4月底葡萄苗种上了,到6月小苗和筷子高矮差不多。那段时间她正带领村民进行人居环境大整治,完全顾不上地里的葡萄苗。等一个多月后去地里一看,葡萄苗长得矮矮小小,有人笑话她“啥样人种啥样葡萄”,种出来的东西也是些“小不点”。
这之后她一有时间就扑到葡萄园里。到来年卖葡萄时,因为第一年底子没打好,葡萄品质跟不上,市场上好的葡萄能卖到十八、九,她的葡萄只能卖八块五。那年总共收入3万多元,娘家妈妈和婆家妈妈都没想到她种葡萄能挣到钱,大棚自然也同意她扣上了。
“干什么我就想干好,干不好我就觉得低人一等。”朱晓萍报名参加了农广校组织的培训。她从来没缺过一节课,不管专家讲种葡萄、种苹果还是种别的,她都认真听、认真记。课下,同学们围着老师请教,没问题她就在一边听,有问题就去问,老师不离开课堂她坚决不走。她一边狂补种植方面的功课,一边把更多时间“泡”在地里,有时晚上打着头灯在大棚里干到10点多,一直研究怎么把葡萄种好。到2022年卖葡萄时,每斤卖到12.5元,收入10多万元。
当时朱晓萍聘请了专业的技术团队来指导。“这种专业团队一般服务于大型的农场或基地,第一次专家来的时候,人不太看得上咱这几亩葡萄地。”但接触下来,专家发现她的执行力特别强,每次给予的指导和建议,下次来时都已落地实现了,发现“孺子可教”,对她的指导就更细致了,可谓倾囊相授。“有一次专家来了叫我吴小平,我还以为是他叫错了,原来他是故意的。南方有位吴小平,人家把葡萄种到全国前十,老师这么叫我,是对我也有一点小期许。”从此,她潜心钻研的劲头更足了。

去年阳光玫瑰葡萄因种植的果农多拉低了收购价,一般是四、五元,但朱晓萍的葡萄卖出了11元的高价,一剪穿地,在当地十分轰动。“收葡萄那段时间,来我家看葡萄的客商就没断过。卖葡萄那天来了50多人,大家伙很好奇,借着帮忙顺便围观我的葡萄到底是啥品质。”
从最初种葡萄的家人齐反对,到如今葡萄品质十里八乡闻名,朱晓萍在当地有了新的称号“小铁人”。土地不会亏待勤劳付出的人。朱晓萍风风火火闯回农村6年来,脚踏实地地干,丰硕的果实自然来。前不久,她刚获得龙口市诚信之星的称号,参加长春工业大学的成人高考,也于去年拿到了专科毕业证。
潜心耕耘花自开,朱晓萍在农村的新事业才刚刚开始,美好的未来正在她的脚下慢慢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