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希勇,思想政治坚定,立足律师本职工作,发挥法律专业特长,自觉践行雷锋精神,以“服务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最高职业追求。
建言献策,当好普法释法的“指南针”
杨希勇始终坚持建言献策、为民普法,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利用挂职大学任教的工作优势,义务为信访部门与高校牵线搭桥,推动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的化解工作。创造机会让信访群众与法学教授、大学生面对面探讨、交流,切实打消信访群众心中的疑惑。

为民解忧,当好社会和谐的“定盘星”
多年来,他扎根基层社区,无偿进行公益法律援助,开展群众矛盾化解及信访听证工作,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定途径维护合法权益,形成接访记录近万页,被称为“不在编的信访干部”。他放弃节假日,把律师志愿岗工作“搬”到了社区、街边、工地,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协调发放农民工工资上亿元。
热心公益,当好志愿服务的“风向标”
杨希勇始终坚持用实际行动感恩回报社会,向鲁东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5万元设立学生助学金;在司法部支援西部“百千千”工程、烟台市援建的聂拉木县“高原梦·山海情”公益活动、聂拉木地震灾害及烟台司法局以“法律管家”为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慷慨解囊,2015年以来累计向弱势群体捐款达20万元。
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全国优秀律师”、第七届“山东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以他个人命名的“杨希勇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202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